腎虛寒證

中醫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èn xū hán zhèng

2 註解

腎虛寒證   證名。腎氣虧損,腎陽虛衰所致的證候。《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病苦心中悶,下重足腫不可以按地,名曰腎虛寒也。”《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腎膀胱經虛實寒熱證治》:“腎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足腰不可以按,語音混濁,陽氣頓絕。”伴見耳鳴目眩小便清長等證。治宜溫補腎陽,選用溫腎散益志湯人蔘補腎湯金匱腎氣丸等方。

治療腎虛寒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腎虛寒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