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shén shòu wèi shēng tāng
羌活2.4克 防風 白芷 穿山甲(土炒,研)沉香 紅花 連翹 石決明(煅)各1.8克 金銀花 皁角刺 歸尾 甘草節 花粉各3克 乳香1.5克 大黃(酒拌炒)6克
治癰疽發背,腦疽對口,丹瘤瘰癧,惡毒疔瘡,溼痰流注;及嬰兒楊梅毒,通身糜爛。
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病在上部,先服藥,隨後飲酒適量,病在下部,先飲酒適量,隨後服藥,以行藥勢。使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
脈虛便溏者,去大黃。
《外科正宗》卷一
神授衛生湯
川羌活8分,象牙5錢。
一切腫毒,無論大小,已未成膿,及瘰癧。
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
上爲細末,黃蠟4兩溶開,入魚膠攪勻,再和入藥末爲丸,如梧桐子大。
白芷、天花粉、連翹、牛蒡子、荊芥、甘草節、防風、金銀花、歸尾、川貝母、乳香、沒藥。
解毒、消毒,清熱、活血、止痛。
大便祕結,熱甚者,加酒炒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