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 利咽解毒 中醫學 消腫散結 利咽消痰 中藥中毒 中藥學
shān pú shàn
山蒲扇爲中藥名,出自《東北藥用植物志》。爲《神農本草經》記載的射干之別名[1]。
烏扇、扁竹根、開喉箭、剪刀草、蝴蝶花根、鐵扁擔、山蒲扇[2]
鳶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的根莖。主產湖北、河南、江蘇、安徽等地[2]。
苦,寒,有小毒。入肺、肝經[2]。
瀉火解毒,利咽消痰,祛瘀散結[2]。
1.治咽喉腫痛,痰咳氣喘,肝脾腫大,瘰癧結核,閉經,癰腫瘡毒。煎服:3~6g[2]。
2.治水田皮炎,煎水洗;跌打損傷,搗敷[2]。
孕婦忌服[2]。
本品含洋鳶尾素(Irisflorentin)、野鳶尾苷元、射干異黃酮、茶葉花寧、異德國鳶尾醛等。香草乙酮、射干酮(Sheganone)、鳶尾苷(Iridin)、鳶尾黃酮苷(Tectoridin)等[2]。
煎劑或浸劑在體外高濃度能抑制常見的致病性皮膚真菌及腺。病毒及EcHO11病毒;鳶尾黃酮和鳶尾黃酮苷有抗炎作用。還能促進家兔唾液分泌,並且有雌激素樣作用。醇提取物有解熱、祛痰作用,還可抑制胃潰瘍形成,對抗番瀉葉等引起的腹瀉。射干單用無致癌危險,但與致癌物合用,可促進小鼠皮膚腫瘤發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