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處髂骨截骨術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 手術 骨科手術 骨盆截骨術 先天性畸形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ān chù qià gǔ jié gǔ shù

2 英文參考

triple osteotomy of the innominate bone

3 手術名稱

三處髂骨截骨術

5 ICD編碼

77.3903

6 概述

三處髂骨截骨術用於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1973年,由Steel創用三處髂骨截骨術,將髖臼上方的髂骨、恥骨支和坐骨支3個部位進行截骨,使髖臼折塊遊離,能更充分地旋轉,重新置放覆蓋股骨頭,建立一個符合解剖關係的穩定髖關節(圖3.19.5.2.3-1)。

7 適應

三處髂骨截骨術適用於其他方法治療失敗的7~17歲髖脫位病人。因操作複雜,創傷廣泛,又不能改變髖臼大小和深度,一般不宜作爲首選。對年齡大,股骨頭覆蓋不全的半脫臼或已發生外側骨性關節炎,用此截骨術旋轉髖臼較易覆蓋完全。

8 禁忌症

1.全身情況不良和手術區域皮膚感染病竈。

2.股骨頭達不到髖臼相對平面的位置。

3.頭大臼小,關節面不一致。

4.髖關活動度明顯受限。

5.年齡過大。

9 術前準備

1.牽引  術前進行患肢牽引是很必要的。除非同時行股骨縮短術。牽引能使:①攣縮的軟組織鬆弛,手術容易復位;②復位後股骨穩定,防止因肌肉攣縮而產生再脫位;③減輕術後股骨頭與髖臼之間的壓力,防止軟骨面受壓迫而壞死股骨無菌壞死

除3歲以下和股骨頭向上移位輕者可採用皮膚牽引外,一般均採用克氏針脛骨結節下骨牽引,對年齡大脫位高者宜採用克氏針股骨髁上牽引。牽引時抬高牀腳10~20cm,作爲對抗牽引。牽引方向應取患髖輕度屈曲、與軀幹的縱軸相一致或輕度內收位牽引。若將患肢放在外展位牽引,股骨頭抵在髂骨上而受到阻擋,不能牽引下降。當股骨頭牽至髖臼平面時,患髖可逐漸外展和伸直,以牽拉攣縮的軟組織。牽引的重量開始用2~3kg,以後逐漸加重,一般不超過7~8kg。牽引時間爲2~4周,如股骨頭下降不夠,可適當延長時間。病兒的年齡、病變各不相同,所需的牽引重量和時間也各異。牽引過程中應注意測量兩下肢的長度,檢查腹股溝部是否可觸及股骨頭,牽引2周後每週在牽引下攝X線片1次,以確定股骨頭的位置。待股骨頭下降到髖臼平面並維持1~2周後即可進行手術。如採用同時股骨縮短的術式,術前可不需牽引治療。

2.做好全身情況和手術區皮膚準備。

3.備血  如估計手術困難大或需同時加做其他手術者,應配血300~600ml。

4.術前必須自行排空膀胱或留置導尿。

10 麻醉體位

全身麻醉基礎麻醉加硬膜外麻醉基礎麻醉加骶管麻醉

仰臥位,患側臀部和背部墊高使身體向健側傾斜30°。

坐骨截骨取仰臥位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90°,既無外展、內收,也無旋轉(圖3.19.5.2.3-2)。

11 手術步驟

11.1 1.坐骨截骨

在臀紋上1cm處做一切口長7~8cm,切口股骨長軸垂直。向外側牽開臀大肌,在坐骨結節處顯露膕繩肌起始部(圖3.19.5.2.3-3)。在該處銳性剝離較表淺的股二頭肌,顯露半膜肌與半腱肌之間的間隙。坐骨神經位於其外側,注意保護,一般不會損傷。在半膜肌和半腱肌肌起部之間插入一彎形止血鉗,緊貼坐骨骨面,進入閉孔,抬起閉孔內肌和閉孔外肌,使止血鉗端從坐骨的下緣露出。將骨刀指向後外側,與坐骨垂直面成45°,完全切斷坐骨(圖3.19.5.2.3-4)。將股二頭肌肌起部回覆原位。臀大肌縫至深筋膜,縫合皮膚

11.2 2.髂骨和恥骨截骨

更換手術衣、手套和手術器械,重新消毒鋪單,經髖關節前方進路,從髂骨翼翻開髂肌和臀肌,剝離縫匠肌。自髂前上棘剝離腹股溝韌帶的外側附着,並向內側翻轉。自骨盆內側骨膜下剝離髂肌和腰肌,如此可保護股部的神經血管束。切斷髂腰肌肌止的腱性部分,顯露恥骨結節骨膜下剝離恥骨肌,在恥骨結節內1cm處緊貼恥骨穿入一把彎止血鉗至閉孔內,穿閉孔筋膜,使止血鉗的尖端從恥骨下緣穿出。若恥骨特別厚,可在恥骨下緣穿入第2把止血鉗,使其向上觸及第1把止血鉗。將骨刀對準後內側,與垂直面成15°,切斷恥骨支(圖3.19.5.2.3-5)。按前方進路方法完成開放復位,並按Salter法完成髂骨截骨術。

11.3 3.髖臼部分的旋轉和固定

完成髂骨、恥骨坐骨截骨後,自骨盆內壁分離骨膜筋膜,遊離髖臼段。用巾鉗夾持髂前下棘,向前向外、向下旋轉至能覆蓋股骨頭的位置。將從髂骨嵴取下的三角形骨塊嵌入髂骨截骨處張開的間隙中,並用2根克氏針固定(圖3.19.5.2.3-6)。重疊縫合關節囊及分層縫合傷口。

12 中注意要點

1.截骨時勿損傷重要組織  髂骨截骨時注意損傷坐骨神經及臀上動、靜脈坐骨截骨時勿損傷陰部內動、靜脈神經恥骨截骨時勿損傷閉孔動、靜脈神經

2.髖臼旋轉方向應向前、向外、向下,才能起到良好覆蓋股骨頭的作用

13 術後處理

三處髂骨截骨術術後石膏固定時間要延長至8~10周,12~14週三處截骨處完全癒合後纔可開始扶拐下地行走。4~6個月後可獨立行走。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