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Ginseng-Notopterygii Decoc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審視瑤函》卷三方之人蔘羌活湯
人蔘羌活湯爲方劑名,出自《審視瑤函》卷三方,即《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方之人蔘羌活散[1]。
4.1 組成
柴胡、獨活、羌活各二兩,人蔘、川芎、枳殼(麩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兩,桔梗、前胡、天麻(酒炙)、地骨皮各五錢[1]。
4.2 製法用法
爲粗末,每服一錢,入薄荷少許,水煎,去滓,溫服,不計時[1]。
4.3 功能主治
5 《嬰童宜百問》卷二方之人蔘羌活湯
5.1 處方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白茯苓 川芎 桔梗 枳殼 人蔘 地骨皮 天麻各等分 甘草減半
5.2 製法
上藥銼散。
5.3 功能主治
5.4 用法用量
5.5 摘錄
《嬰童宜百問》卷二
6 《女科百問》方之人蔘羌活湯
6.1 組成
白茯苓1兩,羌活1兩,獨活1兩,前胡1兩,芎1兩,枳殼(炒)1兩,桔梗1兩,人蔘1兩,甘草(炙)半兩,幹葛1兩,陳皮1兩。
6.2 主治
6.3 用法用量
6.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7 《幼科指掌》卷三方之人蔘羌活湯
7.1 組成
人蔘、羌活、川芎、防風、荊芥、幹葛、白附子、陳皮、半夏、天麻、桔梗、木通、蟬蛻、滑石、澤瀉、甘草。
7.2 主治
小兒天釣,身熱啼叫,目睛上視,四肢翻張,囟門突壅,手紋青紅、針形,兩頰腮紅,脣口焦燥,仰面號哭,鼻塞肚痛,口渴身熱,小水燥澀,牙關手掣。
7.3 用法用量
用長流水2盅,煎湯飲。
8 《種痘新書》卷十二方之人蔘羌活湯
8.1 組成
人蔘5分,羌活5分,黃芩(炒)5分,枳殼5分,桔梗5分,天麻5分,前胡8分,柴胡8分,地骨皮8分,防風4分,荊芥4分,川芎4分,牛蒡子(炒)1錢,茯苓6分,紫草6分,蟬蛻3分,甘草3分,豬苓6分,澤瀉6分。
8.2 主治
痘色淡白,大熱驚譫。
8.3 用法用量
9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