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症狀名 中醫鼻科 中醫耳鼻喉科學 鍼灸學 中醫學 人體部位名
qiú
rhinorrhea with clear discharg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鼽:1.人體解剖部位名稱;2.鼻流清涕的證候;3.鼻塞不通的證候
鼽爲人體解剖部位名稱。係指面頰、顴骨處。《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面鼽骨空各一。”
鼽(rhinorrhea with clear discharge)爲症狀名,是指鼻流清涕、鼻塞不通的表現[1]。
鼽係指鼻流清涕的證候。又有鼻鼽、鼽鼻、鼽水之稱[2]。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故春差病鼽衄。”
《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一:“鼽者,鼻出清涕也。”
鼽多因衛氣不固,風寒外襲所引起[2]。
鼻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2]。
治宜疏風宣肺[2]。
可取風池、合谷、列缺、迎香等穴[2]。
鼽係指鼻塞不通的證候。《釋名·釋疾病》解釋爲:鼽從久,涕久不通,遂至窒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