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固經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ng rè gù jīng tāng

2 簡明中醫婦科學

2.1 方名

清熱固經湯

2.2 組成

龜板8錢(研粗末,先煎),牡蠣粉5錢(包煎),清阿膠5錢(陳酒燉衝),大生地5錢,地骨皮5錢,焦山梔3錢,生黃芩3錢,地榆片5錢,陳棕炭3錢,生藕節5錢,生甘草8分。

2.3 主治

虛熱證腎陰虛崩漏量多,色殷紅,每日到黃昏更多,有時顴赤,身體瘦弱,皮膚乾枯,頭眩耳鳴耳聾咽喉乾燥或幹痛,口舌碎痛,牙齒動搖牙齦痛,或午後潮熱,或骨熱痠痛,掌心灼熱心悸心煩,夜寐不安,腰膝痠軟足跟痛,夜有夢交,或兼白淫大便乾燥小溲黃澀,舌質紅有裂絞,舌苔花剝,脈象虛數,尺脈虛大。

2.4 用法用量

水煎,分2次,食遠溫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