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明中医妇科学
《简明中医妇科学》妇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各论两篇,总论介绍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简史。各论阐述调经、带下、孕育、胎前、临产、产后、乳病及杂病等内容的若干病证。论析辨证和治疗较为简要。1959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人乳膏
各家论述:《简明中医妇科学》:乳岩已久,溃烂而脓不易出,这是气血虚的缘故,除内服补托药之外,再用人乳或人参末等外敷之,既能使脓易出,也能使肌肉易生,再与其他外治方法随证综合施治,确有良效。《内外科百病验大全》:组成:人乳(男用女胎乳,女用男胎乳)、藕汁、白蜜、甜酒(原汁)各等分。
-
疏肝清胃丸
《简明中医妇科学》:方名:疏肝清胃丸组成:夏枯草、蒲公英、金银花、漏芦、橘叶、雄鼠粪、甘菊、川贝母、紫花地丁、山茨菇、连翘壳、白芷、瓜蒌仁、生甘草、广皮、茜草根、乳香、没药。主治:乳岩,乳癖。制备方法:上为末,另用夏枯草熬膏,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
阳崩
热邪内扰,热伤冲任,导致崩下赤色,并见小腹疼痛,古称阳崩。病因病机:因热邪内扰,热伤冲任,迫血妄行,以致而成的崩下之症。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或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大生地、生牡蛎、制龟板、生地榆、生藕节、棕榈炭、焦山栀、生黄芩、阿胶、地骨皮、生甘草)加减。
-
紫根牡蛎汤
处方:紫草根15克,牡蛎粉(包煎)15克,当归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银花6克,升麻6克,黄芪6克,甘草3克,大黄适量(后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泻火。主血热炽盛,火毒伤阴。摘录:《简明中医妇科学》《霉疠新书》:方名:紫根牡蛎汤组成:当归、芍药、川芎、大黄、升麻、牡蛎、黄耆、紫草、甘草、忍冬。
-
清热固经汤
《简明中医妇科学》:方名:清热固经汤组成:炙龟板8钱(研粗末,先煎),牡蛎粉5钱(包煎),清阿胶5钱(陈酒炖冲),大生地5钱,地骨皮5钱,焦山栀3钱,生黄芩3钱,地榆片5钱,陈棕炭3钱,生藕节5钱,生甘草8分。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食远温服。
-
夏桂成
从事中医妇科医疗工作47年,对不孕不育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各种月经病症较有特长、被誉为“送子观音”。《中医妇科与护理》1985年山东科技《月经周期与调理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1991年连载社会、学术团体兼职:全国中医妇科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顾问
-
盛灿若
盛灿若从事中医妇科医疗工作47年,对不孕不育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各种月经病症较有特长、被誉为“送子观音”。《中医妇科与护理》1985年山东科技《月经周期与调理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1991年连载社会、学术团体兼职:全国中医妇科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顾问
-
经前便血
经前便血病证名。治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约营煎(《景岳全书》:生地、芍药、甘草、续断、地榆、槐花、炒芥穗、乌梅、黄芩),大便燥结甚者,去乌梅,加麻仁、郁李仁;脏虚者,兼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耳鸣或聋,心悸怔忡,精神疲倦,少气乏力、腰酸便溏等,治宜滋肾补肝,健脾调经,方用顺经两安汤。
-
地榆膏
处方:地榆1斤。功能主治:涩血。主赤白带下骨立者。用法用量:用水3升,煎至1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空心服3合,1日2次。各家论述:《简明中医妇科学》:地榆凉血涩血,血自归经,安有赤白注溢之患哉。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
-
首乌枸杞汤
处方: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功能主治:补养肝肾,利湿固涩。主肾气虚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简明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