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ng bái sǎn

2 古今醫鑑》卷十一:清白散

2.1 處方

當歸 川芎 白芍(炒)生地(酒洗,薑汁炒)黃柏(鹽水炒)貝母 樗根白皮(酒炒)各等分 乾薑(炒黑)甘草各減半

2.2 製法

上銼一劑。

2.3 功能主治

白帶

2.4 用法用量

生薑煎服。

赤帶,加酒芩、荊芥腰腿痛,加鹿角膠

2.5 摘錄

古今醫鑑》卷十一

3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3.1 方名

清白散

3.2 組成

桑白皮(蜜炒)3錢,地骨皮3錢,甘草1錢,貝母2錢,寒水石(煅)3錢,天花粉1錢5分,酒芩1錢5分,天門冬1錢5分。

3.3 主治

肺熱痰火上壅,耳出白膿,名曰纏耳。兼治咳嗽

3.4 用法用量

以蜜水調,食後服。或白通草煎湯送下,尤妙。

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