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qì huà
qi transform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氣化爲生理學名詞。即氣的運行變化[1]。通過氣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變化,具體表現爲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2] 。
氣化泛指陰陽之氣化生萬物。泛指人體各臟腑器官的氣化活動,其中較多用以表示三焦輸布水液及腎與膀胱的泌尿功能[2]。《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祕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通常表示生理性的氣機運行變化。如臟腑的功能、氣血的輸布、經絡的流注等。又專用於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對體液的調節稱“三焦氣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稱“膀胱氣化”。
氣化指自然六氣的變化[2]。《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各從其氣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