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法 鍼灸學 中醫學
qí gāo zhě yīn ér yuè zhī
其高者因而越之爲治則。出《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高,指上部,如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越,升散、湧吐。指病所在上的病症可用升散或湧吐方法治療。如傷食等症引起噁心欲吐者,針刺內關,強瀉中脘穴,以因勢利導,促其嘔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