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積散痞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píng bǔ zhǐ shù wán
平補枳術丸爲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附餘》卷七方[1]。
平胃枳術丸
白朮二兩,白芍藥一兩半,陳皮、枳實、黃連各一兩,人蔘、木香各五錢[1]。
白朮3兩,白芍藥1兩半(酒浸,炒),陳皮1兩,枳實(去瓤,麩炒)1兩,黃連(酒浸,炒)1兩,人蔘半兩,木香半兩。
上藥爲細末,荷葉煮濃湯,打米糊爲丸,如梧桐子大[1]。
主治痞滿[1]。
功在調中補氣血,消痞清熱。主治痞悶;虛痞,大便利者。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食遠米飲送下[1]。
每服50丸,漸加至60-70丸,空腹米湯送下。
平胃枳術丸(《濟陽綱目》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