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坤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íng kūn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Ningkun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1316-93

2.3 處方

益母(酒制) 100g 黨蔘(炙) 13g 烏藥 17g 黃芩(酒制) 8g 白朮(炒) 17g 熟地黃(酒制)? 7g 紫蘇葉 8g 牛膝(鹽制) 7g 地黃 17g 香附(酒醋制) 17g 白芍(酒炒) 17g 沉香 1. 7g 阿膠(炒) 8g 砂仁 8g 川芎(酒制) 17g 甘草(炙) 5g 琥珀 8g 化橘紅 17g 當歸(酒制) 17g 茯苓(炒) 17g 木香 8g

2.4 製法

以上二十一味,除去琥珀外,其餘各藥粉碎成細粉,過篩。將琥珀研細 與上述粉末研,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蜜35~ 45g 與適量的水,泛丸,乾燥;或加 煉蜜 120~ 140g製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水蜜丸或棕黑色的大蜜丸;氣香,味苦、微甘。

2.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溶化 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工4~6μm 。菊糖團塊形狀不規則,有時可見微細放射狀紋理 加熱後溶解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草酸鈣針晶細小, 長10~32μm ,不規則地充寒於薄壁細胞中。草酸結晶直徑18~32μm ,存在於薄壁 細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有數個簇晶草酸結晶不規則圓形,存在於薄 壁細胞。非腺毛 1~3 細胞,稍彎曲,壁有細小疣突起。葉肉組織中有細小草酸鈣簇晶 直徑 4~ 8μm 。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纖維單個散在,淡黃色或近無色 呈長梭形,壁微木化,胞腔狹長,孔溝不明顯。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 成晶纖維。內種皮石細胞黃棕色或棕紅色,表面觀呈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質塊。分 泌細胞類圓形,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薄壁組織灰棕 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

2.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8頁)

2.8 功能與主治

補氣養血調經止痛。用於婦女血虛氣滯,月以不調,經前經後 腹湧腰痛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 1丸,水蜜丸一次 4g,一日 2次。

2.10 規格

蜜丸每丸重 6g

2.11 貯藏

密封

3 寧坤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中藥

3.2 藥品名稱

寧坤丸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補氣養血調經止痛。用於婦女血虛氣滯月經不調,經前經後腹痛腰痛

3.9 規格

蜜丸每丸重6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蜜丸一次4克,一日2次。

3.11 禁忌

孕婦忌服。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食寒涼、生冷食物。

2.感冒時不宜服用本藥

3.月經過多者不宜服用本藥

4.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量少,或月經錯後,或陰道不規則出血應去醫院就診。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長期服用應向醫師諮詢

6.服藥二週症狀無改善,應去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4 中藥成方配本》

4.1 組成

黨蔘2錢,白朮5錢,茯苓5錢,炙甘草1錢5分(薑汁炒),生地5錢,白芍5錢(薑汁炒),熟地5錢,炒當歸5錢,炒川芎5錢,沉香5分,廣木香2錢5分,制香附5錢,西砂仁1錢5分,烏藥5錢,炒廣皮5錢,川牛膝2錢,琥珀2錢5分,黃芩2錢,蘇葉2錢5分,阿膠2錢5分,益母膏1兩2錢。

4.2 功效

氣血,調月經

4.3 主治

血虛氣滯經閉經少。

4.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開水化服。

4.5 製備方法

上藥除阿膠益母膏外,其餘共爲細末,阿膠益母膏烊化,加白蜜四兩煉熟,與諸藥打和爲丸,分做44粒,每粒約乾重2錢。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