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疾病 口腔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iè xià hé guān jiē wěn luàn zhèng

2 疾病分類

口腔

3 疾病概述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爲多見。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

症狀:張口受限、疼痛與彈響發生、單側或雙側咀嚼、緊咬牙及夜磨牙、不正常的咬合關係、過度張口,張口閉口時下頜骨的活動情況,關節區腫脹或壓痛。

4 疾病描述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爲多見。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

5 症狀體徵

張口受限、疼痛與彈響發生、單側或雙側咀嚼、緊咬牙及夜磨牙、不正常的咬合關係、過度張口,張口閉口時下頜骨的活動情況,關節區腫脹或壓痛。第三磨牙功能過盛或嚼肌肥大。

6 疾病病因

原因不是很清楚。

7 病理生理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多發於青壯年。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瞭。本症的主要特點爲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等。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後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1.創傷因素很多病員有局部創傷史。如曾承外力撞擊、突咬硬物、張口過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創傷;還有經常咀嚼硬食、夜間磨牙以及單側咀嚼習慣等。這些因素可能引起關節挫傷勞損,咀嚼肌功能失調對本症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

2.咬合因素不少病員有明顯的咬合關係紊亂。如牙尖過高、牙齒過度磨損、磨牙缺失過多、不良的假牙、頜間距離過低等。咬合關係的紊亂,可破壞關節內部結構功能平衡,促使本症的發生

3.全身及其他因素神經精神因素與本病可有一定關係。如有些病員有情緒急燥、精神緊張、容易激動等情況。此外,有的病員有風溼病史,有的發病與受寒有關。

8 診斷檢查

診斷

1.有無張口受限,瞭解疼痛與彈響發生過程及其與張口、閉口的關係。

2.詳細詢問病史,瞭解有無風溼病損傷咀嚼習慣、單側或雙側咀嚼、緊咬牙及夜磨牙。

3.檢查牙列有無不正常的咬合關係。

4.檢查有無過度張口,注意張口閉口時下頜骨的活動情況,關節區有無腫脹或壓痛。

5.檢查第三磨牙的位置及咬合關係。有無功能過盛或嚼肌肥大。

6.X線檢查瞭解關節形態、髁狀突形狀大小,必要時作關節腔造影。有條件作關節鏡檢查,瞭解關節盤有無病損。

9 治療方案

1、限制張口度,改正不良的咬合習慣,避免硬食。

2、採用關節後間隙或翼外肌封閉療法、理療鍼灸氯乙烷局部噴霧或氦氖激光治療以及鎮靜、解痙藥物治療。

3、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應作抗風溼療法,局部注射可的松藥物

4、矯形治療,以改變牙列的不正常咬合關係。如 墊以提高殆間距離、改變髁狀突的位置。

5、症狀較重久治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摘除關節盤,或髁狀突高位截除術。

10 預後及預防

無特殊預防方式。

11 特別提示

本疾病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

糾正不良習慣(如單側咀嚼),並防止張口過大等。正常的雙側交替咀嚼可以起到預防作用。放鬆咀嚼咬合肌羣,避免咬牙磨牙。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