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側徑路淚腺摘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iè cè jìng lù lèi xiàn zhāi chú shù

2 註解

淚腺腫瘤慢性淚腺炎須手術摘除時,通常有兩條徑路,即顳側徑路和前方徑路。摘除巨大的淚腺腫瘤和特別肥大的淚腺,或腫瘤體積雖不太大,但擴展到眼球後方的,應選擇顳側徑路手術。此術與眼眶手術中Krönlein手術基本相同。但作淚腺摘除時有特殊要求。

3 適應

體積較大的淚腺腫瘤慢性淚腺炎,或腫瘤雖不大,但疑有惡變,要求完整摘除的。

4 術前準備及麻醉

全麻。

5 手術器械

除一般器械外,應準備深部拉鉤、骨膜分離器、骨鑿、錘子、骨鉗等。

6 手術步驟

1.縫合瞼裂。作皮膚切口,自外眥角向顳側水平切開皮膚。再自眶上緣中點沿眶緣向顳側作弧形皮膚切口,在外眥角顳側與水平切口相接(圖1)。

圖1圖2

2.鈍性分離切口眼輪匝肌。用拉鉤拉開創口並止血暴露眶外緣骨膜、眶隔及顳肌筋膜。在眶外緣前面骨膜上,距眶緣2mm處平行眶緣切開骨膜,長30mm。兩端各作一水切口(圖2)。

3.分離兩側骨膜暴露骨壁。用平骨鑿及錘子鑿斷眶緣上下端的厚碩部分骨壁(圖3),並自眶而將後部較薄弱的骨壁鑿斷,達眶下裂外側角。

圖3圖4

4.折斷骨片,推向顳側。切開並分離骨膜,可見腫瘤骨膜切口露出(圖4)。

5.用骨膜分離器貼近骨膜上下分離,遊離出淚腺眶葉,拉出切口(圖5)。

圖5圖6

6. 拉開上瞼提肌,分離瞼葉與腱膜的聯繫,遊離瞼葉淚腺,拉出切口。結紮淚腺蒂部後切除淚腺(圖6)。

7.縫合眶面骨膜,回復骨片,縫合前面骨膜及眶輪匝肌(圖7)。

圖7圖8

8.用3-0縫線縫合皮膚(圖8)。以繃帶輕輕加壓包紮。

摘下的淚腺應作病理檢查

7 中注意事項

術中堅持鈍性分離,保護好淚腺腫瘤包膜;切不可用剪刀剪,以免傷及上瞼提肌、外直肌、上直肌和穹隆部結膜

8 術後處理

全身常規使用抗生素5天。每日換藥,第二天撤去繃帶。6天拆線。

9 術後併發症及處理

常見併發症爲腫瘤摘除不完全和傷及上瞼提肌。腫瘤摘除不完全者,待病理結果報告後採取補救措施,必要時再手術。發生上瞼下垂時,輕度者無礙,嚴重的上瞼下垂可作矯正手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