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濃縮

生理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iào yè de nóng suō

2 註解

尿液的濃縮是由於小管液中的水被重吸收溶質仍留在小管液中造成的。水重吸收的動力來自腎髓質滲透梯度的建立,即髓質滲透濃度從髓質外層向乳頭部深入而不斷升高。用冰點降低法測定鼠腎的滲透濃度觀察到腎皮質部的組織間液(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的滲透濃度與血液滲透濃度之比爲1.0,說明皮質部組織間液與血漿是等滲的。而髓質部組織間液與血漿的滲透濃度之比,隨着由髓質外層向乳頭部深入而逐漸升主,分別爲2.0、3.0、4.0。這表明腎髓質的滲透濃度由外向內逐步升高,具有明確的滲透梯度。在抗利尿激素存在時,遠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增加,小管液從外髓集合管向內髓集合管流動時,由於滲透作用,水便不斷進入高滲的組織間液,使小管液不斷被濃縮而變成高滲液,最後尿液的滲透濃度可高達120mOsm/kgH2O,形成濃縮尿。可見髓質的滲透梯度是建立就成爲濃縮尿的必要條件。髓袢是形成髓質滲透梯度的重要結構,只有具有髓袢的腎才能形成濃縮尿,髓袢愈長,濃縮能力就愈強。例如沙鼠的腎髓質內層特別厚,它的腎能產生20倍於血漿滲透濃度的高滲尿。豬的髓袢較短,只能產生1.5倍於血漿滲透濃度的尿液。人的髓袢具有中等長度,最多能產生4-5倍於血漿滲透濃度的高滲尿。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