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壓力測定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ǎo jǐ yè yā lì cè dìng

2 操作名稱

腦脊液壓力測定

3 適應

腦脊液壓力測定的變化及臨牀原因:

1.顱內壓增高  導致顱內壓增高的原因:腦組織水腫和腫脹,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腦脊液分泌增加或吸收障礙造成的腦脊液增多,硬腦膜內體積增加,腦瘤組織增生,顱內靜脈淤血靜脈竇血栓,顱內循環血流量增加,動脈壓急劇增高,顱腦外傷,顱內感染靜脈滴入大劑量低張溶液維生素A過多使腦脊液分泌增加,慢性低血鈣時血腦屏障透性增加。

2.顱內壓降低  顱內壓降低常見於:近期內反覆多次腰穿,腦脊液大量丟失;持續腦室引流;腦脊液鼻漏脈絡叢分泌反射抑制枕骨大孔下或椎管內梗阻;頻繁的嘔吐腹瀉、進食少或慢性消耗引起的脫水;顯著的血壓降低或休克;顱內放射治療;脊髓麻醉;顱內手術後;惡病質;腰穿之前使用脫水藥

3.搏動變化  顱內壓增高時波動明顯,顱內壓降低時波動減弱。

4 禁忌

1.凡有腦疝徵象(如雙側瞳孔不等大、去皮質強直、呼吸抑制等)者,屬絕對禁忌

2.臨牀診斷爲顱內佔位性病變,存在視盤(視乳頭水腫顱骨X線片或CT掃描提示有顯著顱內壓增高者。

3.穿刺部位有皮膚和軟組織感染者,易造成椎管甚至顱內感染

4.開放性顱腦損傷或有感染腦脊液漏,腰椎穿刺時放液可造成顱內逆行感染

5.穿刺部位的腰椎畸形骨質破壞者。

6.全身嚴重感染敗血症)、休克或瀕於休克者,或躁動不安不能配合者。

7.上頸段脊髓佔位性病變,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時,腰椎穿刺術後易出現病情惡化,甚至呼吸停止。

5 準備

患者介紹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取得合作。

備好各種物品。

6 方法

有壓力法和流速法。壓力法測定準確,因此臨牀一般以壓力法爲標準。

1.正常值(表1)

不同年齡腦脊液壓力有所區別,一般兒童腦脊液壓力較成人低,上表給出的是成年人的正常值。對於腰穿時的臥位壓力兒童爲0.49~0.98kPa(50~100mmH2O),嬰兒爲0.29~0.78kPa(30~80mmH2O),新生兒爲0.13~0.64kPa(13~65mmH2O)。

在無壓力計進行流速測定時,正常情況下在60滴/min以下。此法目前很少用。

2.臨牀判斷

(1)顱內壓增高側臥位腰穿腦脊液壓力高於1.96kPa(200mmH2O)時爲顱內壓增高

(2)顱內壓降低側臥位腰穿壓力低於0.59kPa(60mmH2O)時稱爲顱內壓降低

(3)搏動變化:正常情況下,腦脊液壓力隨着脈搏的波動而波動,這種波動隨腦脊液壓力的變化而不同,當顱內壓增高時波動明顯,當顱內壓降低時波動減弱。椎管梗阻,腦脊液蛋白增高粘度增大,枕骨大孔疝形成時,腦脊液波動消失。

腦脊液初壓很高時,腦脊液的波動出現下列變化時應尤其注意:①波動極小,提示有腦水腫;②波動很大,放出腦脊液後又迅速回升提示有交通性腦積水;③若無波動,或放出少量腦脊液後壓力突然下降.且不見回升,則要高度懷疑枕骨大孔疝,要採取積極措施。

7 注意事項

1.壓力測定一定要在病人完全放鬆的情況下進行,否則壓力測定值會偏高。

2.穿刺針內徑、長度、針尖斜面方向及腦脊液濃度等均可影響滴速。

3.測壓時若腦脊液上升過快,可用手指壓住測壓管末端,使液柱緩慢上升。如拔出針芯時,見腦脊液噴出,提示壓力很高,則不應繼續測壓,並立即靜脈滴注20%甘露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