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摘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7 《衷中參西》上冊
7.1 方名
7.2 組成
7.3 主治
肝鬱多怒,胃鬱氣逆,致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證屢服他藥不效者;無論因涼因熱,服之皆有捷效。
7.4 用法用量
7.5 加減
身體壯實而暴得吐血者,大黃、肉桂細末各1錢半,將生赭石末6錢與之和勻,分3次服,白開水送下,約1點半鐘服1次。
7.6 臨牀應用
吐血一婦人,年近三旬,咳嗽痰中帶血,劇時更大吐血,常覺心中發熱。其脈一分鐘九十至,按之不實。投以滋陰寧嗽降火之藥數劑無效。自言夜間睡時,常作生氣惱怒之夢,怒極或夢中哭泣,醒後必然吐血。遂用本方,吐血頓愈,惱怒之夢,亦以此不作。後又遇吐血者數人,投以此方,皆隨手奏效。
7.7 各家論述
平肝之藥,以桂爲最要,而單用之則失於熱;降胃止血之藥,以大黃爲最要,胃氣不上逆,血即不逆行也,而單用之又失於寒;若二藥並用,則寒熱相濟,性歸和平,降胃平肝,兼顧無遺。況俗傳方,原有用此二藥爲散,治吐血者,用於此證當有捷效。而再以重墜之藥輔之,則力專下行,其效當更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