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石楠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áo yè shí nán gēn

2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3 拼音名

Máo Yè Shí Nán Gēn

4 別名

鄧向觀根(《貴州民間藥物》)。

5 來源

薔薇科植物毛葉石楠的根。全年可採。

6 形態

毛葉石楠,又名:糯米珠。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5米。小枝幼時被灰白色柔毛,後變光滑,散生線狀橢圓形成孔。葉互生;葉柄長1~3毫米,初被灰色柔毛,後漸脫落;葉片倒卵形至長橢圓狀倒卵形,長3~7釐米,寬1.8~3.5釐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齒尖硬化,上面疏被白色柔毛,後漸脫落,下面密被白色柔毛,至老漸稀疏。傘房花序頂生,被白色柔毛,花軸上有疣狀突起;花萼5淺裂,外被灰色長絨毛;花瓣5,白色;雄蕊多數;花柱2,柱頭頭狀,子房外被白色柔毛。小梨果倒卵狀橢圓形,長約8毫米,熟時鮮紅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7 生境分佈

生於林緣或疏林下、灌叢中。分佈華東、華中、華南至西南各地。

8 性味

《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苦。"

9 功能主治

《貴州民間藥物》:"除溼熱止瀉痢。"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11 附方

①治上吐下瀉:鄧向觀根三錢,青槓子、柿蒂各三至五錢。煎水服。上方加鐵鏽五錢,治赤痢;加竈心土三錢,治白痢。(《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勞傷疲乏:鮮毛葉石楠根六至七兩,山靛青(馬鞭科大青)三至四兩,胡頹子根皮一至二兩。水煎,衝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12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