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慢性感染、炎症和腎性貧血(anemia of chronic infection inflammation and renal disease)是繼發於全身性疾病的貧血。多見於慢性化膿性感染發骨髓炎、肺膿腫、膿胸和支氣管擴張;結締組織病如風溼熱、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和潰瘍性結腸炎。此外慢性進行性腎臟疾病、免疫缺陷病等亦常合併貧血。
4 發病機理
因各種原發病而異,但下列情況多爲主要原因:
1.紅細胞壽命縮短:慢性感染時,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增生,功能亢進,患者本身的紅細胞過早地被破壞,其壽命由120天縮短至80天左右。輸入的紅細胞同樣地被破壞。
2.骨髓代償能力減弱:正常的骨髓代償能力很強,若紅細胞壽命輕至中度縮短,極易代償,不至發生貧血。在慢性感染時,雖因貧血缺氧使紅細胞生成素增多,但骨髓反應差,不能增加紅細胞的生成。
3.鐵的利用障礙:無論急性或慢性感染時,血清鐵明顯降低,總鐵結合力也下降,但鐵的儲存增多,骨髓穿刺檢查可見到細胞內的含鐵量增多,但由網狀內皮系統釋放入血漿內的鐵減少,即所謂單核-巨噬細胞系統阻滯。此外,在一般貧血的情況下鐵的吸收增加,但感染時減低。此等鐵代償失常現象在感染恢復後,即可得到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