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铁结合力
英文名:totalironbindingcapacity别名: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正常值:比色法:成人:44.75~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液无机物测定化验类别一:血液生化检查化验类别二:血液无机物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钩虫病风湿病性贫血
-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
大部分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冷抗体型,又称为冷凝集素病。相关药品:奎宁、奎尼丁、磺胺、吡哌酸、氧、葡萄糖、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氢相关检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铜、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寿命、红细胞生成素
-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症
大部分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冷抗体型,又称为冷凝集素病。相关药品:奎宁、奎尼丁、磺胺、吡哌酸、氧、葡萄糖、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氢相关检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铜、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寿命、红细胞生成素
-
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
2.红细胞寿命缩短因吞噬细胞活性加强、细菌毒素、肿瘤的溶血素、血管损伤以及患者发热对红细胞膜的损伤等因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这类贫血的特点是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而贮存铁是增加的,故早期也被称为铁粒幼细胞贫血伴网状内皮系统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0世纪后期改称为慢性疾病性贫血。
-
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2.10风湿3项(ASO、RF、CRP)、ENA抗体谱、抗核抗体(ANA)2.11寄生虫检查2.12其他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胃肠X线、胃镜、肠镜、腹部B超、妇科B超、肠系膜血管造影2.13骨髓穿刺、骨髓铁染色、染色体、骨髓流式检查、骨髓活检病理(六)治疗方案的选择。女性月经量增多者需积极治疗妇科疾病;
-
慢性感染、炎症和肾性贫血
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和溃疡性结肠炎。2.骨髓代偿能力减弱:正常的骨髓代偿能力很强,若红细胞寿命轻至中度缩短,极易代偿,不至发生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致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低也可造成贫血。血清铁降低,平均在30μg/dl,但总铁结合力不增高,而血清铁蛋白增高,此两点可区别于缺铁性贫血。
-
IDA
部分病人有厌食、胃灼热、胀气、恶心及便秘等胃肠道症状。需要与缺铁性贫血鉴别的疾病: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口服铁剂:硫酸亚铁0.3g或琥珀酸亚铁0.1g,一日3次。
-
缺铁性贫血
部分病人有厌食、胃灼热、胀气、恶心及便秘等胃肠道症状。需要与缺铁性贫血鉴别的疾病: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口服铁剂:硫酸亚铁0.3g或琥珀酸亚铁0.1g,一日3次。
-
血清总铁结合力
概述:铁是必需元素,原子式亚铁原子为Fe2+,正铁原子Fe2+,原子量为55.84。(2)血清铁降低:①机体摄取不足如营养不良、胃肠道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引起进量不足和吸收量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可低于8.9μmol/L以下。②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损害,如肝细胞的坏死使得铁蛋白释出增加。
-
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指标(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iPTH;: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
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
概述:用测血清铁的方法测高铁的含量,此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IBC),由TIBC减去血清铁值,则称为未饱和结合力。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血液无机物测定取材:血液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的测定原理:血清(浆)加入过量的铁,使其与未饱和的运铁蛋白结合。
-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
概述: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在内分泌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素能部分影响铁吸收,使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降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对于合并大细胞和小细胞贫血者,可分别再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或铁剂。一般血红蛋白不低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