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行氣止痛 消腫解毒 中藥中毒 中藥學 降血壓藥
mǎ dōu líng gēn
馬兜鈴根爲中藥名,出自《肘後方》,即《本草蒙筌》記載的青木香的別名[1]。
馬兜鈴根、獨行根、青藤香[2]
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根。主產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2]
苦、辛,寒,有小毒。入肺、胃、肝經。[2]
行氣止痛,平肝降血壓,解毒消腫[2]。
1.治胃痛,腹痛,胸脅脹痛,疝氣,腸炎,咳嗽痰喘,高血壓。煎服:3~9g。[2]
2.治癰腫疔瘡,溼疹,皮膚瘙癢。研末調敷或磨汁塗。[2]
3.治毒蛇咬傷。研末內服並調敷。[2]
本品含揮發油,其中已分離出馬兜鈴酸A、B和C,青木香酮(Debilone)、7-羥基馬兜鈴酸A、7-甲氧基馬兜鈴酸A等。還含馬兜鈴內酰胺(Aristolochialactam)、木蘭鹼、輪環藤酚鹼等。[2]
木蘭鹼對麻醉貓、正常大鼠、腎性高血壓狗均有明顯降壓作用,對舒張壓的降低更顯著,降壓作用與神經節阻斷有密切關係。粗製劑對小鼠有鎮靜作用,高濃度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某些抑菌作用。馬兜鈴酸對小鼠腹水癌有抑制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