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葉

中醫學 安神藥 中藥學 潤肺止咳 中藥材 清熱祛溼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ǎ ān yè

2 中醫大辭典》·馬鞍葉

馬鞍葉中藥名,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爲《廣西中藥志》記載的大飛揚之別名[1]

2.1 別名

夜合葉、馬鞍葉、蝴蝶風[2]

2.2 來源及產地

豆科植物馬鞍葉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的枝葉。分佈陝西、湖北、廣西及西南地區。[2]

2.3 性味

苦、澀,涼[2]

2.4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斂陰安神,除溼,止痛[2]

1.治百日咳支氣管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尿路感染疝氣[2]

2.治天皰瘡頑癬,瘡癰潰爛,燙傷,皮膚溼疹,用鮮品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患處[2]

3 全國中草藥彙編》·馬鞍葉

3.1 拼音名

Mǎ ān Yè

3.2 別名

夜關門、蝴蝶風、羊蹄藤、夜合葉

3.3 來源

豆科羊蹄甲屬植物馬鞍葉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以根、幼枝及葉入藥。根全年採,幼枝及葉夏季採,曬乾

3.4 性味

根:酸、澀,平。

葉、幼枝:苦、澀,涼。

3.5 功能主治

根:止瀉安神,止痛,散結。用於腹瀉神經功能症,筋骨疼痛;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

葉、幼枝:解溼毒,祛腐生肌。用於天皰瘡頑癬皮膚溼疹,瘡癰潰爛,燒燙傷。

3.6 用法用量

根:3~5錢,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鮮根搗爛敷患處。

葉、幼枝: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3.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