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別名
顱內血腫清除術;removed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5 概述
在外傷性血腫中較爲少見,約佔顱內血腫的10%。可分淺部與深部兩型。前者爲複合性腦內血腫,常與枕部着力的額、顳部對沖性腦挫裂傷同時存在。出血多由挫裂的腦皮質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腫向腦內擴延所引起,常伴有急性硬腦膜下血腫。也可見於凹陷骨折所致者。後者爲單純性腦內血腫,系腦深部血管破裂所致,腦表面無明顯損傷或僅輕度挫傷。常見的腦內血腫的部位如(圖4.2.1.6-1)所示。腦內血腫的影像表現見(圖4.2.1.6-2~4.2.1.6-4)。
8 術前準備
1.術前必須有正確的定位診斷。近年來由於影像檢查技術的進步,CT、MRI、DSA等臨牀應用日益廣泛。對病變的部位及與周圍結構的關係術前應詳加分析,以便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爭取獲得最好的顯露,儘可能地避開顱內重要結構,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和爭取良好的效果。
2.皮膚準備,手術前先用肥皂及水洗淨頭部,剃光頭髮。
3.手術前禁食。
10 手術步驟
3.檢查腦表面有無挫傷,在挫傷重的位置常常即可發現淺部的腦內血腫。如看不到血腫,可在挫傷的穿刺點處先行電凝,然後用腦室針逐漸向腦內穿刺確定血腫位置(圖4.2.1.6-5)。如無挫傷則按CT確定的血腫方向進行穿刺。確定深部腦內血腫的位置後,在非功能區的腦回上選穿刺點,電凝後切開2~3cm的腦皮質(圖4.2.1.6-6),然後用腦壓板和吸引器按穿刺的方向逐漸向腦深部分離,直達血腫腔內(圖4.2.1.6-7)。
4.用吸引器將血腫吸除,如有活動性出血以電凝止血。對軟化、壞死的腦組織也要一併清除(圖4.2.1.6-8)。
11 術中注意要點
1.處理深部血腫時,腦皮質切口應選擇非功能區和距腦表面近的部位,且切口不宜過大,避免加重腦損傷。
2.最好在手術顯微鏡下進行手術。使照明良好,止血徹底,損傷輕微。
3.在血腫接近腦組織處,避免使用強力吸引,以防出現新的出血和加重腦的損傷。最好用鑷子夾一小棉片,邊剝離血腫邊用吸引器在棉片上吸引,這樣可以減輕腦的損傷。對與腦組織粘連較重的血塊不必勉強清除,以防引起新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