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鹿角膠珠爲鹿角膠的炮製品,方法爲蛤粉炒。蛤粉炒鹿角膠宋代已有,見《類編朱氏集驗醫方》。鹿角膠爲鹿科動物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鋸茸後翌年春季脫落的角基(即鹿角盤)經水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塊[1]。鹿角膠味甘、鹹,性溫,歸腎、肝經,具有溫補肝腎,益精養血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陽痿遺精,虛勞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陰疽腫痛。蛤粉炒後可降低其黏膩之性,矯正其不良氣味,使之質地酥脆,便於服用,並利於粉碎,可入丸、散劑[1]。鹿角膠珠呈類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光滑,附有蛤粉,質松泡而易碎,氣微,味微甜[1]。
3 鹿角膠珠的炮製方法
明代增加了炒如珠子(《普濟方》)、鹿角霜拌炒成珠(《證治準繩》)等方法[1]。
鹿角膠塊的製法:去淨雜質,擦去灰塵,搗成碎塊,或烘軟後,切成小方塊(丁)[1]。
鹿角膠珠的炮製方法爲:將蛤粉置熱鍋內,中火加熱炒至靈活狀態,投入鹿角膠塊,不斷翻動,炒至鼓起成圓球形,內無溏心時取出,篩去蛤粉,放涼[1]。
每100kg鹿角膠塊,用蛤粉30~50kg[1]。
6 鹿角膠的功效與主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鹿角膠具有溫補肝腎,益精養血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陽痿遺精,虛勞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陰疽腫痛。
《中藥大辭典》:鹿角膠具有補血,益精的功效。治腎氣不足,虛勞羸瘦,腰痛,陰疽,男子陽痿、滑精,婦女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中華本草》:鹿角膠具有補益精血、安胎止血的功效。主腎虛、精血不足、虛勞羸瘦、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備、陰疽瘡瘍。
《中藥炮製學》:鹿角膠用於陽痿滑精,腰膝酸冷,虛勞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陰疽腫痛[1]。如治妊娠胎動,漏血不止的鹿角膠湯(《聖濟總錄》);治五勞七傷,腰脊疼痛的鹿角膠煎方(《太平聖惠方》)[1]。蛤粉炒後可降低其黏膩之性,矯正其不良氣味,使之質地酥脆,便於服用,並利於粉碎,可入丸、散劑[1]。
《神農本草經》:"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
《名醫別錄》:"療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痠疼,多汗,淋露,折跌傷損。"
《藥性論》:"主男子腎藏氣衰虛勞捐,能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主吐血。"
7 鹿角膠珠的炮製作用
鹿角膠味甘、鹹,性溫[1]。入肝、腎經[1]。具有溫補肝腎,益精養血的功能[1]。用於陽痿滑精,腰膝酸冷,虛勞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陰疽腫痛[1]。如治妊娠胎動,漏血不止的鹿角膠湯(《聖濟總錄》);治五勞七傷,腰脊疼痛的鹿角膠煎方(《太平聖惠方》)[1]。
9 參考資料
-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