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龍齒丸
3.1 處方
龍齒、遠志(去心)、生乾地黃(焙)、白茯苓(去黑皮)、天門冬(去心,焙)、山芋、防風(去叉)、五味子、車前子、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去土)、人蔘各等分。
3.2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心神狂越,多喜善笑。
3.4 用法用量
每日20丸,空心竹葉湯送下,日2次。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4 《聖惠》卷八十五:龍齒丸
4.1 處方
龍齒1分,麝香1錢(細研),硃砂1分(細研),白芥子1分(微炒),阿魏1錢(面裹煨,面熟爲度),水銀1分,金箔20片,銀箔20片(以上3味細研爲砂子)。
4.2 製法
上爲末,都研令勻,以煉蜜爲丸,如黍米大。
4.3 功能主治
4.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溫酒送下。
4.5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5 《聖惠》卷二十二:龍齒丸
5.1 處方
龍齒半兩(細研),虎睛1對(微炒),赤茯苓半兩,鐵精3分,人蔘半兩(去蘆頭),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獨活1兩,遠志半兩(去心),細辛半兩,貫衆半兩,鬼箭羽半兩,天雄3分(炮裂,去皮臍),露蜂房半兩(微炒),桂心3分,鉤藤皮半兩,蚱蟬7枚(微炒),衣中白魚3-7枚,川升麻半兩,石膏1兩(細研)。
5.2 製法
上爲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
5.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不拘時候,以荊芥湯送下。
5.5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6 《聖惠》卷十四:龍齒丸
6.1 處方
龍齒1兩,人蔘1兩(去蘆頭),遠志半兩(去心),鐵粉半兩(細研),防風3分(去蘆頭),茯神1兩,生乾地黃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黃連2分(去須),馬牙消3分(細研),麝香半分(細研)。
6.2 製法
上爲末,都研令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6.4 用法用量
6.5 摘錄
《聖惠》卷十四
7 《聖惠》卷二十八:龍齒丸
7.1 處方
龍齒3分,黃耆1兩(銼),熟乾地黃1兩,人蔘3分(去蘆頭),柏子仁3分,防風3分(去蘆頭),獨活3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3分,乾薑3分(炮裂,銼),桂心3分,鱉甲1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桔梗半兩(去蘆頭),茯神1兩。
7.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
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不拘時候,以溫酒送下。
7.5 注意
忌莧菜。
7.6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八
8 《聖惠》卷二十:龍齒丸
8.1 處方
龍齒1兩,人蔘1兩(去蘆頭),遠志3分(去心),茯神1兩,鐵粉1分(細研),金箔50片(細研),防風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銀箔50片(細研)。
8.2 製法
上爲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風虛,心驚不定。
8.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不拘時候,以粥飲送下。
8.5 摘錄
《聖惠》卷二十
9 《聖濟總錄》卷一七○
9.1 組成
龍齒半兩,白殭蠶半兩,當歸(切,焙)半兩,芍藥半兩,蝸牛半兩,鉤藤半兩,代赭(研)2兩,牡蠣(煅)2兩,麝香(研)1分,牛黃(研)1分。
9.2 主治
9.3 用法用量
2歲兒3丸,井華水化下。
9.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綠豆大。
10 《普濟方》卷一○○引《指南方》
10.1 組成
牛黃半兩,麝香半兩,硃砂半兩,龍骨半兩,羚羊角1分,羊齒(火煅)1分,龍齒1分,蛇蛻(炒)1分。
10.2 主治
癇證晝發者。
10.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米飲送下。
10.4 製備方法
上爲末,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0.5 附註
11 《聖惠》卷六十九
11.1 組成
龍齒1兩(細研),硃砂3分(細研,水飛過),麝香1錢(細研),犀角屑半兩,人蔘3分(去蘆頭),茯神1兩,赤箭1分,檳榔半兩,當歸3分(銼,微炒),遠志1分(去心),防風半兩(去蘆頭),天麻3分,生乾地黃半兩。
11.2 主治
11.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不拘時候,研薄荷暖酒送下。
11.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