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症狀體徵
主要症狀爲淚溢。淚溢可造成不適感,並帶來美容上的缺陷。長期淚液浸漬,可引起慢性刺激性結膜炎、下瞼和面頰部溼疹性皮炎。病人不斷揩拭眼淚,長期作用可致下瞼外翻,從而加重淚溢症狀。
1、嬰兒淚溢
淚液排出部在胚胎成長中逐漸形成,其中鼻淚管形成最遲,常常到出生時鼻淚管下段五仍有一粘膜襞(Hasner瓣)部分或全部遮蓋鼻淚管開口,一般在出生後數月內可自行開通。鼻淚管下端發育不完全,沒有完成“管道化”,或留有膜狀物阻塞,是嬰兒淚溢的主要原因。嬰兒淚溢可單眼或雙言發病,類囊若有繼發感染,可出現粘液膿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兒淚囊炎。
2、成人淚溢
多見於老年人,因功能性或器質性職道阻塞造成淚溢,在颳風或寒冷氣侯症狀加重。
(1)功能性淚溢:相當多的成人淚溢並無明顯的淚道阻塞,淚道沖洗通暢。淚溢爲功能性滯留,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松馳,淚液泵作用減弱或消失,淚液排出障礙,出現淚溢出。
(2)器質性淚溢:上述列舉的淚道阻塞或狹窄原因引起的淚溢均屬器質性。
8 診斷檢查
器質性淚道阻塞或狹窄可發生在淚道的任何部位,確定阻塞部位對於治療方案的選擇十分重要。常用的檢查方法有:
1、染料實驗 於雙眼結膜囊內滴入2%熒光素鈉溶液,5min後觀察和必須雙眼淚膜中熒光素消退情況,如一眼熒光素保留較多,表明該眼可能有相對性淚道阻塞;或滴入2%熒光素鈉2min後,用一溼棉棒擦試下鼻道,若棉棒帶綠黃色,說明淚道通暢或沒有完全性阻塞。
2、淚道沖洗術 採用鈍圓針頭從淚點注入生理鹽水,根據沖洗液體流向,判斷有無阻塞及阻塞部位。
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②沖洗液完全從注入原路返回,爲淚小管阻塞;
⑤沖洗液自上淚小點返流,同時有粘液膿性分泌物,爲鼻淚管阻塞合併慢性淚囊炎。
3、淚道探通術
診斷性淚道探通有助於證實上淚道(淚小點、淚小管、淚囊)阻塞的部位,治療性淚道探通主要用於嬰幼兒淚道阻塞。對成人鼻淚管阻塞,淚道探通多不能起到根治效果。
用以顯示淚囊大小及阻塞部位。
9 治療方案
1、嬰兒淚道阻塞或狹窄可試用手指有規定地壓迫淚囊區,自下瞼千分之下線內側與眼球之間向下壓迫,壓迫數次後點抗生素眼液,每日3-4次,堅持數週,能夠促使鼻淚管下端開放。大多數患兒可隨着鼻淚管開口發育開通而自愈,或經過壓迫痊癒。若保守治療無效,半歲以後可考慮淚道探通術。
2、功能性淚溢 可試用硫酸鋅及腎上腺素溶液點眼,以收縮淚囊粘膜。
3、淚點狹窄、閉塞或缺如 可用淚點擴張器擴張或淚道探針探通。
4、瞼外翻、淚點位置異常 可與淚點下放切除一水瓶橢圓形結膜及結膜下結締組織,結膜水平縫合後縮短,即可矯正瞼外翻,使淚點復位。如病人有眼瞼松馳,可同時作眼瞼水平縮短術。此外也可試行電烙術,電灼淚點下方結膜,術後藉助瘢痕收縮使淚點復位。
5、淚管阻塞 可試用淚道硅管留置治療。近年開展了激光治療淚管阻塞,通過探針引導導光纖維至阻塞部位,利用脈衝YAG激光的氣化效應打通阻塞,術後配合插管或置線,可提高療效。對於淚總管阻塞,可採用結膜-淚囊鼻腔吻合術,用Pyrex管或自身靜脈建立人造淚液導管,將淚液直接從結膜囊引流到淚囊或引流到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