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法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內治法
kǔ wēn zào shī
dispelling dampness with bitter and warm-natured drug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苦溫燥溼爲治法[1]。指用性味苦溫,具有祛除溼邪,溫運脾陽作用的方藥治療寒溼侵襲或陽虛生溼所致病證的治法[2]。臨牀用於胸悶嘔吐、噁心、腹脹、大便清稀,苔白膩等中焦寒溼證候。常用厚朴、蒼朮、半夏、白蔻仁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