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氣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kuān qì tāng

2 《百一選方》卷六:寬氣湯

2.1 別名

縮砂香附湯(《世醫得效方》卷三)。

2.2 處方

香附子180克(砂盆內打令淨潔,焙乾)烏藥60克(去心取肉,用真天台者)縮砂仁30克 甘草37.5克(炒)

2.3 製法

上藥爲細末。

2.4 功能主治

理氣調中。治肝脾氣滯,心腹刺痛大便祕緒。

2.5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濃煎橘皮湯調下,不拘時候。

2.6 摘錄

《百一選方》卷六

3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惠眼觀證》:寬氣湯

3.1 處方

白礬、蔥。

3.2 功能主治

腸出2-3寸,經日不收者。

3.3 用法用量

上藥煎湯洗軟腸頭,打噴嚏2-3次;用白礬五倍子末幹塗,急打噴嚏;用白絹作兜兜定,再用蜣螂糞及艾燒燻。

3.4 摘錄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惠眼觀證》

4 辨證錄》卷二

4.1 方名

寬氣湯

4.2 組成

柴胡1錢,烏藥1錢,秦艽1錢,甘草1錢,酒蒸大黃1錢,白芍1兩,茯苓3錢,當歸3錢,天麻3分,防風3分,天花粉2錢。

4.3 主治

天稟甚厚,素好燒酒,一時怒氣相激,火盛肝傷,遂致口眼斜,如似中風,未嘗身僕,且善飲食,脈洪大有力。

4.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百一》卷六

5.1 方名

寬氣湯

5.2 別名

縮砂香附湯

5.3 組成

香附子6兩(新砂盆內打令淨,焙乾稱),烏藥2兩(去心,取肉稱,用真天台者),縮砂仁1兩,甘草1兩1分(炒)。

5.4 功效

三焦,順臟腑。調中快氣。

5.5 主治

三焦氣滯,脘腹脹痛,大便祕結。心腹刺痛;小兒噫宿腐氣,心膨(月真)滿,或時冷痛

5.6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錢,濃煎橘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5.7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5.8 附註

縮砂香附湯(《得效》卷三)。《得效》本方用法。爲末,每服一錢,用紫蘇葉三片,鹽少許,沸湯調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