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面部擦傷常見於顏面部較突出的部位,如頦部、脣部、顴部、鼻尖、額部等處與粗糙面的物體呈切線方向摩擦,造成表皮層破損或脫落,甚至可深達真皮淺層。臨牀表現主要是表皮破,並有少量滲血和疼痛,創面上常富有砂粒或其他異物。主要是清洗創面和預防感染。多數情況下可任創面暴露而無需包紮。
9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擦傷的病因
擦傷是傷部與致傷物粗糙表面呈切線狀摩擦所致的皮膚表層損傷。在顏面部多發生於較高突的部位,如額部、顴部、鼻部及頦部等處。擦傷時,皮膚的表皮層破損,有少量滲血。由於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裸露,而感燒灼樣疼痛,創面上可附着泥土、砂粒或其他異物碎屑。
10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擦傷的臨牀表現
創面表淺,常呈點狀滲血或散在的小片滲血,有時可見淡黃色血漿滲出;創面常有泥沙或其他不潔物附着;創面如果僅累及表皮層,僅有輕度疼痛。如果真皮層暴露者,則有明顯的灼痛。
13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擦傷的診斷
據病史及臨牀表現可做出診斷。
14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擦傷的治療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擦傷主要是儘早徹底清創。去盡創面內的泥沙等污染物,創面暴露,保持乾燥,數日內可自行癒合。真皮層暴露者,滲血和血漿滲出較多,可在創面覆蓋一層凡士林油紗,然後敷料包紮可減少創面感染機會。油紗的凡士林不宜過多,應使網孔有良好的通透性,使創面的滲出物容易滲到外層敷料中,利於創面乾燥,避免感染。如果創面已感染,則需用高滲鹽水溼敷,溼敷時局部輔以抗生素,有利於控制局部感染。
對擦傷創面污染物的清除,一般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和擦拭,對泥土、砂粒等容易清除。但煤渣等有色異物被清除後創面有可能被染色,污染時間越久,染色越深,如不在清創中予以清除,則癒合後常遺留皮膚色素,嚴重影響容貌。對已染色的淺層組織,採用打磨皮膚的金剛砂打磨器磨去染色組織,可減少傷口癒合的色素沉着。如果擦傷創面是非水溶性的油泥等,則需用乙醚、二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方可去除油膩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