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kǒu chòu
口殠爲病證名[1]。見《聖濟總錄》一百十六卷。“殠,腐氣也”(《說文》)。即口臭[1]。口臭指口內呼出穢濁的臭氣;又名口氣、口殠[2]。《諸病源候論·口臭候》:“口臭,由五臟六腑不調,氣上胸鬲。”《雜病源流犀燭·口齒脣舌病源流》:“虛火鬱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宜加減甘露飲,或心勞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減瀉白散,或肺爲火爍亦口臭,宜消風散、加減瀉白散,或吐膿血如肺癰狀而口臭,他方不應,宜升麻黃連丸。”並可用香薷、藿香煎湯含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