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Kangshou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2231-96
2.3 處方
何首烏 139g 熟地黃 113. 5g 地骨皮 172g 地黃 103. 5g 茯苓 172g 天冬 103. 5g 麥冬 103. 5g 人蔘 103g
2.4 製法
以上八味,取何首烏69. 5g,用黑豆汁17. 4g拌勻,潤透,乾燥後用甘草 汁7. 0g拌勻,乾燥。地骨皮、茯苓用白酒洗後乾燥。熟地黃、地黃用白酒浸潤一夜。天 冬、麥冬用白酒浸潤3小時,分別乾燥。上述七味與人蔘及剩餘的何首烏粉碎成細碎,過 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用甘草炭粉包衣,打光,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黑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外衣後顯棕褐色;氣微香,味甘、微苦。
2.6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 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 色核狀物。石細胞長方形或條形,常碎斷,直徑50~110μm。紋孔極細密。草酸鈣針晶 成束或散在,長24~50μm,直徑約3μm。草酸鈣砂晶散在於薄壁組織中。
(2)取本品約 2g,研細,加10%硫酸溶液10ml,置水浴中加熱2分鐘,放冷,加入等 體積乙醚,振搖,取乙醚液2ml,加氫氧化鈉試液1ml,鹼液層顯棕紅色。
(3)取本品 5g,研碎,加甲醇2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5 ml使溶解,濾過,以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10ml,合併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滌 後,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人蔘對照藥材0. 5g, 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二種溶液各5μl, 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醋酸乙酯-水(15:22:40:10)的下層溶液 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無水乙醇溶液,在105℃烘約5分鐘。供試 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補氣養血,潤肺滋腎。用於氣血兩虛,精血兩虛,精血不足可致 的身體羸弱,神疲乏力,眩暈健忘,失眠多夢,多汗,乾咳少痰,心悸氣促,腰膝痠軟。
2.9 用法與用量
淡鹽水或蜜糖水送服。一次 5g,一日2~3次。
2.10 規格
每瓶裝 40g
2.11 貯藏
密閉,防潮。 注 1.黑豆汁製法 取黑豆10kg,加水適量,煎液4小時,濾過,取濾液約15kg,豆 渣再加水煎煮3小時,濾過,取濾液約10kg,合併兩次濾液,濃縮至25kg,即得。 2.甘草汁製法 取生甘草2k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3小時,分別濾 過,合併濾液,濃縮至10kg,即得。
3 康壽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3.2 藥品名稱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補氣養血,潤肺滋腎。用於氣血兩虛,精血兩虛,精血不足導致的身體瘦弱,神疲乏力,眩暈健忘,失眠多夢,多汗,乾咳少痰,心悸氣促,腰膝痠軟。
3.9 規格
每瓶裝40克
3.10 用法用量
淡鹽水或蜜糖水送服,一次5克,一日2~3次。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油膩食物。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製劑;不宜喝茶和喫蘿蔔,以免影響藥效。
5.本品宜飯前服用。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二週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