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jú xiāng wán
陳皮1兩,木香1兩,薑黃(切片)半兩,草豆蔻仁半兩,白朮(銼,炒)半兩,牽牛子(炒)半兩。
上爲細末,滴水爲丸,如麻子大。
小兒疳積。黃瘦盜汗,腹脹泄瀉,宿滯不化,氣促發喘。
每服10丸,食後蔥白米飲送下。
《衛生總微》卷十二
青皮(去瓤)1兩(炒),吳萸(揀淨)1兩,木香1兩,當歸(去蘆)1兩,乾薑半兩,丁香半兩。
上爲末。
小兒腹痛,啼哭不止。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橘香湯”。
《衛生總微》卷十四
橘香丸
橘核(炒)、茴香(炒)、胡蘆巴(炒)、菴(艹閭)子(炒)、破故紙(炒)、附子(炮)各等分。
腰痛,經久不愈。
每服30-40丸,食前鹽湯送下。
上爲末,酒煮糯米糊爲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