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睾丸炎(orchitis)是睾丸感染後的急性炎性反應。一般繼發於附睾炎,細菌經淋巴或輸精管至附睾,然後擴散到睾丸引起附睾睾丸炎。由於睾丸血運豐富,細菌導致的單純睾丸炎很少見。單純的睾丸炎多由腮腺炎病毒所致,另據報道,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也可導致睾丸炎,但相當罕見。患者陰囊內疼痛並向腹股溝放射,伴噁心、嘔吐、發熱、寒戰。體檢可發現陰囊皮膚紅腫,壓痛明顯,睾丸、附睾增大有壓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常伴有睾丸鞘膜積液。睾丸炎主要用藥物治療,臥牀休息,託高陰囊,局部可用冷敷或熱敷以減輕症狀,由於抗生素的早期應用,特別靜脈點滴抗生素,化膿性睾丸炎及睾丸膿腫已較少見。同時用中藥如意金黃散香油調勻後,敷於陰囊上,同樣取得良好效果。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實際上多爲附睾睾丸炎,在藥物控制下,必要時可將附睾切除。
近年來,引起急性睾丸炎的細菌種類和感染的途徑有了明顯的變化,由淋球菌通過直接感染導致的急性淋菌性睾丸附睾炎明顯增加。而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急性附睾睾丸炎,由於對很多抗生素耐藥,也呈增多的趨勢,因此,治療急性睾丸細菌炎症時,要充分考慮到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早期或典型的症狀被掩蓋,同時由於感染的途徑和致病菌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等因素,重視對病因和感染途徑的瞭解,並根據病原菌檢測的結果,選擇相應的敏感抗生素顯得非常重要。
8 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的病因
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acute non-specific orchitis)爲細菌侵及睾丸所致,感染途徑以逆行感染(由輸精管或附睾侵入)爲主,多發生在下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經尿道手術後以及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引起附睾睾丸感染。也可經血行播散至睾丸,引起單純性睾丸炎,但由於睾丸血運豐富,此種情況少見。常見致病菌爲大腸埃希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及淋球菌等。
15 鑑別診斷
15.1 睾丸及精索扭轉
任何急性陰囊疼痛、腫脹都應想到睾丸及精索扭轉。睾丸(或精索)扭轉時,睾丸通常會回縮,質地較硬。精索變粗,在睾丸之上難以觸及。在病變早期,可在睾丸前方觸及附睾,但隨腫脹與炎症加重,二者逐漸不易區分。此外,託舉陰囊可使疼痛加劇。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提供關於睾丸血流的有價值的信息。必要時手術探查。
15.2 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早期附睾腫大明顯,易與急性睾丸炎鑑別,但至後期炎症蔓延至睾丸時則二者不易區分。
15.3 腮腺炎性睾丸炎
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但一般無尿道感染的表現。檢查血清中的病毒抗體有助於明確診斷。
15.4 嵌頓性斜疝
嵌頓性斜疝也可有陰囊疼痛、腫脹。但斜疝多有陰囊內睾丸上方腫物可以還納的病史,而且嵌頓後可有腸梗阻表現,觸診時腫物與睾丸有一定界限。
16 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的治療
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主要用藥物治療,臥牀休息,託高陰囊,局部可用冷敷或熱敷以減輕症狀,由於抗生素的早期應用,特別靜脈點滴抗生素,化膿性睾丸炎及睾丸膿腫已較少見。同時用中藥如意金黃散香油調勻後,敷於陰囊上,同樣取得良好效果。
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實際上多爲附睾睾丸炎,故治療與急性附睾炎相同,在藥物控制下,必要時可將附睾切除,繼發的睾丸感染可逐步恢復。因長期尿道內留置導尿管而引起睾丸炎者,應儘早將導尿管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