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 xìng fēi huà nóng xìng zhōng ěr yán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又稱作滲出性中耳炎是由各種因素引起咽鼓管管腔急性阻塞致中耳,中耳粘膜充血、水腫積液。臨牀表現主要爲耳悶、耳鳴、耳聾、鼓膜內陷。
1.耳內有異物堵悶感。
2.聽力減退:聽力減退伴自聽增強。
3.耳鳴:程度、性質不一、以低單調耳鳴爲主。
4.鼓膜內陷、活動度受限。
5.中耳腔積液、可見鼓膜色淡黃、有液平面或水泡、隨頭位而變動。
1.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氣壓傷、中耳病毒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引起多見於兒童。
2.主要症狀爲耳悶、阻塞感、自聲增強、聽力減退和耳鳴。
3.早期鼓膜內陷、失去光澤,鼓室積液時鼓膜呈淡黃色、有液平面或水泡。
4.聽力檢查一般爲傳導性聾、有時爲混合性聾。
5.聲阻抗檢查:聲順偏低,曲線爲低峯負壓B型。
6.鼓膜穿刺可抽出積液。
1.病因治療: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變。
2.通暢引流、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積液。
1.及時查清病因,對病因進行積極治療。
2.用抗組織胺及激素藥物,以利咽鼓管通暢。
3.局部1%麻黃素、滴鼻、以利咽鼓管通暢。
4.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咽鼓管吹張術:適於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 鼓膜穿刺抽液,可注入激素藥液。 鼓膜切開術、滲液稠不易穿刺抽出者。 鼓膜放置通氣引流管。 必要時行乳突和鼓室探查術。
1.一般病例可選“A”。
2.若需與腫瘤鑑別時可加“B”、“C”。
1.治癒:聽力恢復、鼓膜正常,咽鼓管通暢。
2.好轉:聽力改善、鼓膜正常、咽鼓管通暢欠佳。
3.未愈:聽力不恢復、鼓膜內陷、或鼓膜積液反覆出現,咽鼓管不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