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進食散
2.1 處方
青橘皮(去瓤)、陳皮(去白)、高良薑(薄切.炒)、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草果肉、川烏頭(炮),各三個。訶子(煨.去核)五個。
2.2 炮製
上爲細末。
2.3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及久病人脾虛全不食者,只一、二服頓覺能食。
2.4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食前服。
2.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 《朱氏集驗方》卷四:進食散
3.1 處方
青皮、陳皮、甘草、肉桂、附子(炮)、草果子、訶子、良姜、白姜各等分。
3.2 功能主治
調脾進食。主腹脹吐逆。
3.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薑3片,大棗1枚,水1盞半,煎至1盞,空心服,日3次。
3.4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四
4 《醫方大成》卷三引《濟生》:進食散
4.1 別名
進食湯
4.2 處方
半夏曲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草果仁1兩,高良薑(炒)1兩,麥糵(炒)1兩,附子(炮,去皮尖)1兩,丁香1兩,厚朴(去皮,姜炒)1兩,陳皮(去白)1兩,人蔘(去蘆)半兩,青皮(去白)半兩,甘草(炙)半兩。
4.3 功能主治
脾胃虛寒,或爲生冷所傷,或七情所擾,胸膈痞塞,不思飲食,痰逆噁心,大便溏泄。
4.4 用法用量
進食湯(《普濟方》卷二十五)。
4.5 摘錄
《醫方大成》卷三引《濟生》
6 《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二
6.1 組成
白扁豆(微炒)2錢半,石蓮肉(炒,去心)2錢半,人蔘(焙)2錢半,茯苓1錢半,神曲2錢半,甘草(炙)1錢,白芷1錢,木香1錢,黃耆1錢。
6.2 功效
進食。
6.3 用法用量
每服嬰孩1字,2-3歲半錢,4-5歲1錢,水半鍾,加生薑1片,大棗半枚,煎十數沸,調末服之。
6.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