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經皮肺動脈瓣球囊成形術(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是利用球囊擴張的機械力量使粘連的肺動脈瓣葉交界處分離,以緩解瓣口狹窄程度。根據使用的球囊不同可分爲聚乙烯球囊法和Inoue球囊法。
8 準備
1.向患者介紹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合作。做好術前各項輔助診斷檢查,掌握適應證。
2.術前準備
(2)器械:血管穿刺針,動脈鞘管,0.035″導引鋼絲(長145cm),0.035″導引鋼絲(長260cm),豬尾形導管及端側孔導管(5~7F),適宜的聚乙烯球囊導管或Inoue球囊導管及附件。
(3)C形臂心血管造影機。
9 方法
9.1 1.手術方法
局麻或全麻下經皮穿刺右股靜脈插管,常規測定肺動脈-右心室壓力。行左側位右心室造影,測量肺動脈瓣環直徑。對較重的患者應動態監測血壓。
①經導管將0.035″導引鋼絲(長260cm)送至左下肺動脈,退出導管,保留導絲。
②球囊直徑的選擇:一般球囊直徑/瓣環直徑比值1.2~1.4。
③將備好的球囊導管沿導絲送至肺動脈瓣區,用1∶3稀釋的造影劑輕充球囊,若位置準確無誤後快速充盈球囊至腰部切跡消失,立即抽空球囊並將其送至肺動脈。
④覈對心臟雜音及肺動脈瓣第二心音情況,有效擴張後,雜音顯著減輕,肺動脈瓣第二音增強。
⑤更換導管,測跨肺動脈瓣收縮壓差,若效果滿意,撤出導管,壓迫止血。
(2)Inoue球囊法(一般用於成人及體重>25kg的兒童)
①經導管將環形導絲送至右心房或主肺動脈內,退出導管,保留導絲。
②沿環形導絲引入14F擴張管,擴張穿刺口,退出擴張管,保留導絲。
③沿環形導絲送入Inoue球囊導管至右心房,撤出環形導絲及延伸器,換成形探條。
④操縱成形探條,將球囊送至右心室-肺動脈。
⑤或沿環形導絲直接將Inoue球囊導管送至主肺動脈內。
⑥球囊直徑的選擇:同聚乙烯球囊法。
⑦先充盈前端球囊並將其回撤至肺動脈瓣口的肺動脈側,用1∶3稀釋的造影劑快速加壓充盈後端球囊至腰部切跡變淺或消失後,立即回抽球囊並將其送至肺動脈遠端。
⑧覈對心臟雜音及肺動脈瓣第二心音情況,觀察雜音是否減輕或消失,肺動脈瓣第二心音是否增強。
⑨用Inoue球囊導管測跨肺動脈瓣收縮壓差,若效果滿意,撤出導管,壓迫止血。若疑有右心室漏斗部反應性狹窄應重複右心室造影,觀察肺動脈瓣的擴張效果及漏斗部的情況。
9.2 2.術後處理
(1)穿刺側肢體制動8h,臥牀20h,局部沙袋壓迫6h。
10 注意事項
1.對瓣膜狹窄嚴重者,球囊/瓣環直徑的比值選擇可偏小,也可首次採用小直徑球囊,再用大直徑球囊分次或分期擴張。
2.球囊長度的選擇,20mm長的球囊適用於嬰兒;30mm長的球囊可適用於除嬰兒外的所有兒童;成人可用30~40mm的球囊。
3.應於術後6個月、12個月等定期複查超聲心動圖、心電圖及X線胸片。
4.注意防治下述併發症。
(1)三尖瓣關閉不全:爲預防其發生,應避免導絲及導管穿過腱索或乳頭肌;不宜使用過長的球囊。術後發生輕~中度三尖瓣關閉不全且無症狀者,可隨訪觀察;重度三尖瓣關閉不全者應酌情非手術治療及擇期外科處理。
(2)心律失常:包括心動過緩、傳導阻滯、早搏等;酌情應用藥物治療,必要時安裝臨時起搏器等。
(3)心臟壓塞及心臟穿孔:避免使用過大直徑的球囊。一旦發生該併發症應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時緊急外科手術。
(5)股動靜脈瘻:處理方法同經皮二尖瓣球囊成形術(PBMV)。
(6)手術死亡率:總手術死亡率<0.5%,多見於新生兒、小嬰兒及重症病例。主要由於術中發生心臟壓塞、心臟穿孔、右室流出道激惹、痙攣、閉塞或嚴重心律失常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