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雙對比造影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é cháng shuāng duì bǐ zào yǐng

2 操作名稱

結腸雙對比造影

3 適應

結腸雙對比造影適用於早期腫瘤結腸的細小病變(如小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的早期病變),觀察結腸黏膜正常微細結構無名溝的正常和異常改變。

4 禁忌

心臟病或青光眼患者禁用低張藥物。急症患者慎行此法檢查,大出血患者禁忌

5 準備

1.腸道清洗  ①檢查前1d的中、晚餐進無渣飲食,晚8時後禁食;禁服重金屬藥物。②番瀉葉8~10g,每次用500ml開水沖泡,至少衝泡2~3次,共約1000~1500ml,於14∶00、16∶00、20∶00,分3次服用。③檢查當日免早餐,用開塞露通便1次。

2.硫酸鋇配製  用顆粒均勻型鋇70%~80%(W/V),一般不加膠及消泡劑。造影劑用量:<4歲15~40ml;5~9歲40~80ml;成人80~120ml,大多爲100ml,最多用量爲150ml。

3.造影用具  採用壓力灌腸器,包括雙導塑料瓶1只(輸氧溼化器代),帶氣囊導管1根,血壓計氣囊部分1套。3者相接即成簡易壓力灌腸器,另備5ml注射器供注射低張藥物用,肛管用帶氣囊導管。

6 方法

1.患者左側頭低位臥於檢查臺上,以灌腸器的壓力經肛管注入鋇劑,繼之令患者順時針轉至俯臥位,於透視下觀察鋇劑行走方向,使鋇液順位流動。鋇劑到達橫結腸脾曲時取右側臥位,待鋇劑自然流入橫結腸肝曲時注氣500~800ml(兒童200~400ml)。

2.投照位置  多體位多角度行全面觀察,按需要及時拍攝點片。拍片應包括大腸的全部。

7 注意事項

1.低張狀態下灌注鋇/氣時要本着氣往高處走、鋇往低處流的原則,注意體位的變換,使氣鋇均勻塗布於腸壁,包括回盲部。這是造影成功與否的關鍵。

2.攝片應多變換體位,力求將各腸管分段展開。構成良好的腔壁雙對比像,並分段點片,病變處要求同時點充盈像。

3.陰/陽兩種造影劑要適量,過多小腸顯影、腸管互相重疊掩蓋病變;過少右半結腸顯示欠佳,影響診斷。

4.因腸道處於低張狀態,可能對一些功能性疾病不能顯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