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註解
甲狀腺根治性切除是對甲狀腺惡性腫瘤病人施行患側甲狀腺(包括甲狀腺峽部及對側甲狀腺大部)及頸部區域淋巴結的廣泛切除術。手術範圍除甲狀腺本身的處理外,還包括甲狀腺周圍淋巴結(喉前、氣管前、氣管旁及喉返神經組淋巴結)的清除,胸鎖乳突肌,頸內靜脈及頸內靜脈上、中、下三組淋巴結一併切除,頸後三角(不少作者常規切除副神經)及頜下三角、頦下三角淋巴結的清除。需要時還應加做前上縱隔清除。更甚者頸前只保留極薄的皮瓣而切除皮下組織及頸闊肌。近年來,不少作者採用改良頸部根治術而取得可喜的效果,其功能及美觀方面的效果更爲滿意。現將改良頸部根治術介紹如下:
7 手術步驟
1.體位 將頭轉向對側以充分顯露頸外側及後外側。
2.切口 在頸部領式切口的基礎上,經患側胸鎖乳突肌內緣向上,直達乳突下緣,形成⊥形切口[圖1-1]。
3.顯露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頸闊肌。如頸闊肌無腫瘤浸潤應予保留。在頸闊肌深面分離皮瓣,內側可超過氣管中線,外側達斜方肌的前緣,向下可抵鎖骨上,向上越過下頜骨下緣約2cm。將皮瓣分別向上、下、前、後翻轉,縫合固定在相應部位的皮膚上。
4.分離胸鎖乳突肌 沿胸鎖乳突肌內側緣進入,將其向外牽引。如顯露不滿意時可於胸鎖乳突肌下端附着點以上2cm處切斷,將其上翻,術畢重新縫合。包裹肌肉的筋膜也應予切除。
5.切除舌骨下諸肌 由頸白線分開兩側舌骨下肌羣后,沿鎖骨端附着緣將舌骨諸肌切斷並向上翻,待以後一併切除。
6.切除患側甲狀腺 切除患側甲狀腺(應包括峽部及對側相鄰甲狀腺大部),保留健側外後一部分甲狀腺以維持生理功能。甲狀腺處理可從下極開始,向上翻轉,此時應注意勿損傷喉返神經,峽部可於氣管前用止血鉗貫穿後,分別在兩側切除。健側甲狀腺處理可行部分或大部切除術。
7.處理頸內靜脈 頸內靜脈的保存與否可按具體病例而定。如頸部淋巴結有廣泛轉移,爲保證根治效果,以同時切除頸內靜脈爲宜。如轉移情況不嚴重,或對側頸內靜脈已在前次手術中切除,術側頸內靜脈應予以保留。如需切除頸內靜脈時,應打開頸動脈鞘,仔細分離頸內靜脈,謹防分破造成出血或氣栓。在靠近鎖骨上緣將頸內靜脈結紮切斷,近心端應加縫扎[圖1-2]。然後提起頸內靜脈遠心端,向上分離,在頸內靜脈走行上有上、中、下三組淋巴結,應一併摘除。將頸內靜脈分離至頜下三角區,在頜下腺下緣結紮、切斷,注意防止損傷迷走神經及頸動脈。
8.處理頜下三角 頜下三角區,除上極病變已有廣泛轉移外,一般不做清除。在下頜骨下緣處切斷舌骨下諸肌,將舌骨下諸肌、頸內靜脈、甲狀腺組織一併切除[圖1-3]。
9.清除鎖骨上淋巴結 清除鎖骨上轉移的淋巴結及脂肪組織,注意勿損傷臂叢神經。
10.縫合 徹底止血後,放置軟膠皮管引流,逐層縫合,包紮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