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螺厴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ǎo luó yǎn

2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3 拼音名

Jiǎo Luó Yǎn

4 英文名

angle snail

5 來源

藥材基源:爲盔螺科動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厴。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emifusus tuba(Gmelin)[Semifusus tuba Gmelin]2.Hemifusus ternatanus(Gmelin)

採收和儲藏:捕得後,入沸水中燙死,取厴,曬乾

6 形態

1.管角螺貝殼呈號角狀,質堅厚,一般殼高163-180mm,寬90-107mm,螺層約9層,螺旋部短錐形,其高度不及殼高的1/3。體螺層中部膨大,前端狹長。自螺旋部第3層開始至體螺層止,每層的肩部膨大,前端狹長。自螺旋部第3層開始至體螺層止,每層的肩部有1裂隨着螺層旋轉的結節突起和細密的肋紋,突起和肋紋愈向前方則愈強大,至體螺層形成三角棘突。殼表被黃褐色殼皮,上有黃褐色或淡棕色茸毛,細密,成縱行排列,死後茸毛易脫落。殼口長大,後部較寬,前溝很長。內面肉色,有光澤。釗脣較厚,於肩角部外擴成棘,邊緣完整;內脣薄,貼附於體螺層上,無臍。厴有質,較厚,梨形,前端尖,棕色,核位於前端外側,生長線粗糙呈皺褶狀。

2.天狗角螺貝殼長紡錘形,質堅厚,一般高220-305mm,寬 95-110mm,螺約9層縫合線明顯,自上而下逐漸增寬。螺旋部短,約爲殼高的1/3。每一螺層中部擴張,略呈圓形隆起,肩部有較弱的結節。體螺層中部膨大,前端比管角螺更爲狹長。殼面具有粗細相間的螺肋,並被有帶細茸毛的黃褐色殼皮,茸毛脫落後露出淡肉色的殼面。殼口比前種更狹長,殼內面爲淡肉紅色,外脣稍厚,邊緣完整;內脣薄,貼附於體螺層上,無臍。前溝形成細長的水管溝。厴角質,梨形,棕黑色。較粗糙,有皺褶。

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活於低潮線附近至10-50m深的泥沙質海底

2.生活於近海10-70m深的泥沙質海底

資源分佈:1.我國分佈於東海、南海。

2.我國分佈於東海、南海。

8 性狀

性狀鑑別(1)管角螺,厴梨形,較厚,前端尖,棕色或棕黑色,較粗糙,核位於前端外側,生長線明顯,呈皺褶狀,夫臍,角質,質韌。氣微,味微甘、鹹。

(2)天狗角螺,厴呈長卵圓形,褐色,核位於前端。

9 化學成份

角螺厴膠原蛋白。天狗角螺含2-氨基乙基膦酸(2-amino-ethylphosphonic acid)。

10 性味

味甘;微鹹;性平

11 功能主治

清熱燥溼滋陰補虛。主白帶過多;小兒頭瘡;中耳炎;下肢潰瘍陰虛潮熱;體虛資汗;四肢痠軟

12 用法用量

內服:焙乾研末,5-15g。外用:適量,煅,研末,調敷。

13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