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3 疾病概述
氣管切開術系切開頸段氣管,放入金屬氣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難、呼吸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所致呼吸困難的一種常見手術。適應症:(一)喉阻塞:(二)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爲了吸痰,保持氣道通暢,可考慮氣管切開,如重度顱腦損傷,呼吸道燒傷嚴重胸部外傷,顱腦腫瘤,昏迷,神經系病變等。上述疾病時,由於咳嗽反射消失或因疼痛而不願咳嗽,分泌物瀦留於下呼吸道,妨礙肺泡氣體交換,使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氣管切開後,吸淨分泌物,改善了肺泡之氣體交換。(三)預防性氣管切開:對於某些口腔、鼻咽、頜面、咽、喉部大手術,爲了進行全麻,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術後呼吸道通暢,可施行氣管切開。有些破傷風病人容易發生喉痙攣,也須考慮預防性氣管切開,以防發生窒息。(四)取氣管異物:氣管異物經內診鏡下鉗取未成功,估計再取有窒息危險,或無施行氣管鏡檢查設備和技術者,可經氣管切開途徑取出異物。(五)頸部外傷伴有咽喉或氣管、頸段食管損傷者,對於損傷後立即出現呼吸困難者,應及時施行氣管切開。
4 疾病描述
呼吸運動受呼吸中樞調節,也受大腦皮層、胸郭及肺擴張的傳入衝動和化學感受器的影響。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主要依靠有節律的呼吸運動、呼吸道通暢、完好的肺血循環和肺泡氣體交換功能。以上任何關節發生障礙時,都可引起呼吸功能失常。
5 症狀體徵
呼吸功能失常及下呼吸道有分泌瀦留時,其主要症狀是呼吸困難,與喉源性呼吸困難相反,多有呼吸頻率及深度的必變。呼吸、循環系統疾病引起者,呼吸頻率加快;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水腫、腦血管意外時,呼吸頻率減慢;而多發性神經根炎時,因呼吸肌功能不良,呼吸多表淺。缺氧及二氧化碳瀦留均可使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多,肺部小血管收縮,肺循環阻力增加。如病情持續,可致右心衰竭。嚴重二氧化碳瀦留,可發生肺性腦病,表現爲神志淡漠、嗜睡或昏迷等。對於因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而致呼吸功能衰竭者,可抽動脈血作血氣分析檢查,供診斷、治療時參考。呼吸功能障礙時,常表現爲血氧分壓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壓增高,或兼有血液pH值降低。
6 疾病病因
引起呼吸功能失常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幾種: 1、呼吸系統疾病 氣管、支氣管炎症,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部嚴重感染,呼吸道燒傷或重度胸部外傷時,由於氣管、支氣管粘膜腫脹,分泌物增多,影響肺泡氣體交換,有時還兼有咳嗽功能減弱,致下呼吸道分泌物積聚,呼吸困難,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 2、循環系統疾病 風溼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及心力衰竭時,由於肺水腫和呼吸道分泌增多,使氣體交換受阻。 3、神經系統疾病 腦炎、腦水腫、腦血管意外或嚴重腦外傷時,抑制呼吸中樞,咳嗽功能也減弱,易發生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周圍神經性疾病,如多發性神經根炎侵及肋間神經時,可致呼吸肌功能減退;破傷風所致的呼吸肌痙攣,也可妨礙呼吸。
7 病理生理
引起呼吸功能失常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幾種: 1、呼吸系統疾病 氣管、支氣管炎症,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部嚴重感染,呼吸道燒傷或重度胸部外傷時,由於氣管、支氣管粘膜腫脹,分泌物增多,影響肺泡氣體交換,有時還兼有咳嗽功能減弱,致下呼吸道分泌物積聚,呼吸困難,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 2、循環系統疾病 風溼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及心力衰竭時,由於肺水腫和呼吸道分泌增多,使氣體交換受阻。 3、神經系統疾病 腦炎、腦水腫、腦血管意外或嚴重腦外傷時,抑制呼吸中樞,咳嗽功能也減弱,易發生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周圍神經性疾病,如多發性神經根炎侵及肋間神經時,可致呼吸肌功能減退;破傷風所致的呼吸肌痙攣,也可妨礙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