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性腸梗阻的手術

小腸的手術 小兒外科手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uí chóng xìng cháng gěng zǔ de shǒu shù

2 英文參考

operations of ascar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4 分類

小兒外科/小腸的手術

5 概述

腸管內蛔蟲扭轉成團,阻塞並刺激腸管痙攣,腸壁炎性水腫,可由部分性梗阻發展爲完全性梗阻,甚而引起腸壞死穿孔,造成瀰漫性或侷限性化膿性腹膜炎(圖12.8.6-1,12.8.6-2)。

6 適應

蛔蟲性腸梗阻的手術適用於:

1.蛔蟲團大且硬,臨牀症狀重,內科治療不能緩解者(圖12.8.6-3)。

2.完全性腸梗阻,可能發生或已有腸絞窄者。

3.已併發腹膜炎者。

4.不能排除腸扭轉或套疊存在。

5.合併闌尾蛔蟲症。

7 術前準備

1.糾正因腸梗阻造成的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2.置鼻胃管減壓,防止嘔吐誤吸。

3.抗感染措施。

8 麻醉體位

氣管插管全麻較安全,亦可用基礎麻醉加硬脊膜外阻滯麻醉

9 手術步驟

1.切口  多采用右側旁正中或經腹直肌切口

2.探查蛔蟲團部位,梗阻及腸管病變程度,有無腸扭轉、套疊或闌尾蛔蟲

3.處理蛔蟲團:

(1)腸切開取蟲術(enterotomy and removal of ascaris):用於蟲團較大不易疏散而腸管尚無壞死的情況。將蟲團聚集的腸段提出腹腔,妥善保護術野,選蟲團遠或近側較正常的腸管,在系膜對側緣做兩根牽引縫線,在其間縱行切開腹壁,以大彎血管鉗夾取腸內蛔蟲,助手輕輕擠送蛔蟲,爭取將附近蛔蟲取淨。腸管切口橫行二層縫閉,縫合須嚴密防止殘蟲鑽出,但不可內翻過多造成腸狹窄。

(2)腸切除吻合術(resection and enteroanastomosis):腸管有壞死則應切除包括蛔蟲團的壞死腸段,兩側正常腸管端端吻合

(3)蟲團疏散術:有人主張對蟲團不很大、且靠近回盲部者,可用手在腸外輕輕將蛔蟲擠送入盲腸,但操作並非容易,對腸壁損傷常較大,且腸腔蛔蟲術後仍可能再造成梗阻。另有人主張自闌尾切除後殘端取出,其操作更難,污染亦重,宜慎用。

4.除病兒全身狀況極危重或腹腔內感染嚴重無法行腸切除吻合時,可做腸外置或腸造口外,應避免行腸造口。腹腔不須常規放引流,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5.腹壁切口縫合必要時加減張縫線。

10 術後處理

1.鼻胃管減壓至腸蠕動恢復。

2.抗生素應用。

3.進食後給驅蛔治療。

11 併發症

1.腹膜炎  其發生可能是殘餘感染,也可以是腸管縫合口漏或蛔蟲鑽出,或是缺血腸壁壞死穿孔

2.腹壁傷口裂開。

3.蛔蟲阻塞鼻胃管  有時蛔蟲嘔至咽部,進入氣管造成缺氧、窒息,如不判明原因繼續加壓給氧吸入乃會加重病情。亦有發生膽道或闌尾蛔蟲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