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大黃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òu pǔ dà huáng tāng

2 金匱要略》卷中:厚朴大黃湯

2.1 別名

枳樸大黃湯(《赤水玄珠》卷四)。

2.2 處方

厚朴15克 大黃18克 枳實9克

2.3 功能主治

支飲胸滿者。

2.4 用法用量

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溫服

2.5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中

3 《金匱》卷中

3.1 方名

厚朴大黃湯

3.2 別名

枳樸大黃湯

3.3 組成

厚朴1尺,大黃6兩,枳實4枚。

3.4 主治

支飲胸滿腹痛,脈數,應下之症。

3.5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5升,煮取2升,分2次溫服

3.6 各家論述

1.《金匱玉函經衍義》:凡仲景方,多一味,減一藥,與分兩之更重輕,則異其名,異其治,有如轉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則謂之大承氣,治內熱腹實滿之甚;無芒消,則謂之小承氣,治內熱微甚厚朴多,則謂之厚朴三物湯,治熱痛而閉。今三味以大黃多,名厚朴大黃湯,而治是證。上三藥皆治實熱而用之。
2.《千金方衍義》:此即小承氣湯,以大黃多,遂名厚朴大黃湯;若厚朴多,即名厚朴三物湯。此支飲胸滿,必緣其人素多溼熱,濁飲上逆所致,故用盪滌中焦藥治之。
3.《金匱要略心典》:胸滿疑作腹滿支飲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厚朴大黃與小承氣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

3.7 附註

枳樸大黃湯(《赤水玄珠》卷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