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木蓮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óng huā mù lián

2 出處

始載於《經濟植物手冊》。

3 拼音名

Hónɡ Huā Mù Lián

4 別名

木蓮花、細花木蓮厚朴、土厚朴、小葉子厚朴

5 來源

藥材基源:爲木蘭科植物紅花木蓮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nglietia insignis(Wall.)Bl[Magnolia insigni Wall.]

採收和儲藏:6~7月剝取樹皮,陰乾或炕幹。

6 形態

常綠喬木,高約12m或更高。幼枝、葉柄和花芽最初多少有細毛,最後幾無毛。葉互生;葉柄長3-5cm;托葉痕爲葉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葉革質,葉片倒披針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0-26cm,寬4-10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三分之二以下漸窄至基部,上面無毛,下面中脈具紅褐色柔毛或散生平伏微毛,側脈12-24對。花芳香,花蕾長圓狀卵形;花梗粗;花直徑7.5cm,白色或帶黃色而有紅色暈、或薔薇淡紅色、或鮮澤紅色;花被6-12,外輪倒卵狀長圓形,內輪倒卵狀匙形,基部漸窄成爪;雄蕊多數,長1-1.8cm,藥隔伸出成三角狀尖頭;雄蕊羣圓柱形,心皮無毛。聚合果紫紅色,卵狀長圓形,長7-9cm,(艹骨)(艹突)果背裂,具明顯的瘤點,先端具短喙。花期5-6月,果期8-9月。

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600-2000m的山地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8 性狀

性狀鑑別 樹皮呈捲筒狀或槽狀。外表面棕褐色或黃棕色,粗糙,有顯着而究起的橫長皮孔,且常數個皮孔纖維性。氣微香,味苦微澀。

顯微鑑別 樹皮橫切面:木柱層木栓細胞10餘列,栓內層爲石細胞環。皮層較窄,散有油細胞石細胞羣,石細胞不規則形或分枝狀。韌皮部佔絕大部分,有衆多纖維束,較整齊排列於兩射線間,多呈切向長方形,其旁偶有石細胞;射線寬1-2列細胞;油細胞主要分佈於射線喇叭口處及韌皮薄壁細胞間。

9 性味

苦;辛;性溫

10 功能主治

燥溼健脾。主脘腹痞滿脹痛宿食不化;嘔吐泄瀉痢疾

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12 各家論述

《雲南中藥志》:雲南、四川一些地區當作厚朴用藥,具厚朴同樣之功效。

13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