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骱接而復脫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ǔ jiè jiē ér fù tuō

2 註解

骨骱接而復脫   病名。即習慣脫臼。見《正體類要》上卷。常因肝腎虛損,氣血不足,筋肉鬆弛引起;或因外傷脫臼治療不當,關節結構破壞所致。常由於旋轉不慎或扭、拉等動作而造成重複脫臼。證見局部疼痛畸形關節功能障礙,久則可無痛苦。治宜手法復位,並施以可靠的長時間固定。藥物治療宜滋補肝腎強筋壯骨,可內服六味地黃丸補筋丸;若氣血虛者,可內服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外治可用五加皮湯外洗,配合局部按摩功能鍛鍊,或鍼灸療法

治療骨骱接而復脫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