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明 張潔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痰病

凡痰之患,爲喘,爲咳,爲嘔,爲利,爲眩,爲暈,心嘈雜,驚怖,爲寒,爲熱痛腫,爲痞塞,爲壅膈,爲胸脅間轆轆有聲,或背心一點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飲所致。或因脾胃虛弱不能攝肺金,或因四氣七情所幹,氣壅痰聚而然也。善能治痰者,不治痰而順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治痰法,實脾土,燥脾溼,是治其本也。凡奇怪之病,人所不識者,皆當作痰治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