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心法要訣》

清 吳謙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溫瘧

溫瘧得之冬中風寒氣藏於骨髓中,至春邪氣不能發,遇暑爍髓消肌形,或因用力腠發泄,邪汗同出故熱生,衰則氣復寒後作,證同溫熱治相同。【注】經曰∶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陽氣尚微,邪氣不能自出,因值大暑,爍腦髓消肌肉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同出,出則陰虛陽盛,故熱生也,衰則氣復入,入則陽虛陰盛,故後作寒也。其證同溫熱,治亦相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