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燈》

清 陳歧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溼溫

溼溫者。先傷於溼。而後傷於暑也。其症胸滿妄言。兩脛逆冷。此因暑溼客於脾經正氣不行。鬱而爲火。故令語言譫妄溼熱上壅。陽氣不能下通於陰。故令足寒。仲景恐人認爲寒症。誤投發散。所以引入寒門。其實非寒症也。夫溼溫何以不可發汗。蓋因溼邪在胸。已自有熱。又遇暑氣客之兩熱相侵。猶未混合。爲一汗之。則兩邪混合。閉塞經絡。不死何待耶。宜用柴胡清中湯。若脈來洪數。或上盛下虛者。加大黃以下之。難經雲。溼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濡弱見於陽部。溼氣摶暑也。小急見於陰部。暑氣摶溼也。此言非不有理。但脈之變化不齊。不可執爲一定耳。(此二句名言可佩)

柴胡清中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枳實杏仁石菖蒲黃連赤芍暑溼侵脾。必有痰食留結。化痰化滯。亦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