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手鏡》

元 朱震亨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不治證

下利身涼脈小爲順。身熱脈大爲逆。下利脈反實者死。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視譫語下利者死。手足厥冷無脈,灸之不溫,脈不還者死。少陰證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以上皆邪擁盛,正氣下脫而死者也。曰六腑氣厥於外,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下利不禁。又下利右關脈弦者死,是胃虛不勝也,治以理中輩,得胃脈緩者生。又傷寒六七日,脈遲下利而熱,當與黃芩湯徹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名曰除中死。能食者是熱,熱未去也,此脾經邪熱未去,而胃氣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