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劉純
五臟水,爲證不同。皮水、正水、石水、風水。內因氣、溼、食。
行氣削積
重者蹋腫丸,輕者大橘皮湯、神金散。
下
三聖散,枳實、蘿蔔子、牽牛,爲末,看大小與服。氣實,三花、神佑、舟車、禹功選用之,苦瓠丸。
利機關
用腎氣,須茯苓與地黃對用,平胃爲衣,稍實者,下後用此潔淨府也。
實脾土
脾虛不能制水,水漬妄行,當燥脾補虛爲主,切不可下。對金飲子、脾積丸
滲泄
桑白、葶藶、大橘皮湯、五苓之類,苤。
蒸
用湯以法坐燻之。
繆刺
脈盛氣實者,可用胃倉穴、合谷、石門、水溝、三裏、復溜、曲泉、四滿。
消導
有食傷太陰而浮腫如水者,因積滯,看寒熱,分消丸。
開鬼門
謂發汗也。